昨日,一则寻找人工耳蜗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刷屏,起因是一个价值 20 万的人工耳蜗不小心被遗失,遗失者不仅生活受到影响,还可能要重新做手术,“开颅重新植入设备”。

事实上,这次讨论的背后存在一些误区。人工耳蜗,分为外部处理器(形似蓝牙耳机)和植入体两部分。植入体需要手术植入,这次丢失的是体外机。若真的无法寻回,再匹配一个同样厂家同等型号的体外机即可,并不需要开颅动手术。目前,失主姐姐已就此事致歉。

而在此次事件之外,人工耳蜗行业值得关注的部分在于:

17 万以上的昂贵治疗方案,会一直持续吗?

“贵”的核心难题如何被技术解决?

在进口产品几乎垄断行业的情况下,是否有国内创业公司尝试在此领域创新?

人工耳蜗如何让患者重返“有声世界”?

关于植入人工耳蜗的效用,医学界普遍认为,这是迄今为止治疗极严重耳聋最有效的方法。顾名思义,人工耳蜗是“人工耳”,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完全替代一个器官的“人工器官”,能一定程度替代耳朵。其大概的工作原理是外部处理器接受声音后处理,发射信号到植入体,植入体通过电流直接刺激听神经,从而让聋人听到声音。

人工耳蜗医生0爱耳时代官网_人工耳蜗的医院0爱耳时代官网_人工耳蜗医生找0爱耳时代

人工耳蜗工作原理图(引自Mel-el公司网站)

人工耳蜗主要适用于90分贝以上的听力损失,包括语前聋和语后聋。不过发挥效果的前提在于及时植入,因为听神经长期若长期不使用便会萎缩,即使换了新耳蜗,信号仍无法传递给大脑。

目前,这类产品的市场价格普遍在 17-27 万元之间(包括植入手术),导致很多患者望而却步。那它贵在哪里?

人工耳蜗虽然体积纤小,但却跨越了芯片、电源、材料、信号处理等等学科,包含着极为复杂的电子线路、语言处理器、植入电极和语言数字编码器等元件;另外要让体内机尽量小,使植入手术创面最小、具备防水性能、佩戴方式简约等技术难点也有很多。

根据诺尔康董事长李方平的介绍,“体内机的超薄圆片上,连接着一段不到1/3根头发丝粗细的电丝,通过焊接在上面的26个极微小的电极,外界的声音才能精准无误地传到失聪人的耳中。”

此外,作为受监管最严格的三类医疗器械,人工耳蜗还要经历动物实验、临床实验(分成人和儿童)等环节才能获得上市许可,后续的患者认可度和手术医生培养等还需要持续投入。

简言之,它从研发到上市规模销售的时间成本堪比新药。据了解,诺尔康公司研发的国内首款人工耳蜗——2011年获批CFDA三类器械证、2012年获得CE认证,便经历了长达9年的时间,还“烧掉”了数亿资金。

人工耳蜗的“进口替代”进行时

正是由于技术门槛高,人工耳蜗的市场集中度非常高。在诺尔康产品上市之前,中国的人工耳蜗市场被三家外国公司垄断,有澳大利亚Cochlear、奥地利MED-EL,美国Advanced Bionics,丹麦Oticon。其中,Cochlear占了近60%的全球市场,中国七成以上的市场被其占据,本次“找耳朵”事件的主角“N6型号体外机”便是Cochlear旗下产品。

外企垄断带来了人工耳蜗市场价格的居高不下,加上在进口产品在设计上没有考虑到汉语四声的特点,并不特别适用于中国耳聋病患者,进口替代需求明显。据悉,诺尔康通过将产品价格降低道进口产品的三分之二,经过7年的发展已占到了国内约17%的市场份额。

诺尔康CEO李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曾表示,在中国重度耳聋目前或超过900万人,据保守估计,其中适宜进行人工耳蜗植入的人群约为600万人,但现在尚不足4万人选择该手术(目前这一数字已更新为7万左右)。按照每例患者平均10万元的花费计算,这一市场的潜在规模达到6000多亿元。

不过,目前切这一市场蛋糕的玩家并不多,仅有诺尔康、AIC爱益声、宝迪康(技术引进)等少数几家。

对此,又听科技创始人范全放告诉36氪,对企业来说,研发门槛很高、周期很长;对患者来说,除了价格贵,需要多次调试且术后效果不确定,植入后还须进行长期的康复训练,“戴着就好像告诉别人我是聋人”这一观念也普遍存在;对医生来说,由于植入人工耳蜗的患者多是幼儿,他们认知水平低、信息处理能力低、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无法对声音信号做出有效反馈,也增加了耳蜗调试、设定电极通道的T、C值等临床工作的难度。这些因素都一定程度制约了市场的发展。

不过近年来也出现了一定的利好。从政策端看,我国已有北京、上海 、安徽、广东等地区陆续将人工耳蜗纳入医保,中国残联也启动了针对贫困聋儿的人工耳蜗项目,以降低大众的消费门槛。从技术端看,目前已有机器人介入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简化医生的临床程序;另外,随着半导体行业的利润降低,一些芯片设计公司已开始做“通用型”芯片用于人工耳蜗。

未来 5-10 年或许是人工耳蜗技术大发展的时代。

除了人工耳蜗,助听器市场也值得关注

当然,前文也提到,人工耳蜗只适用于重度听损患者,适合进行植入手术的只占 10%。可是,中国大约有 1.5 亿人存在听力障碍,60 岁以上老年人患听力残疾的比例也高达11%。那剩下的人怎么办?对此,目前主流的办法是佩戴助听器,它主要适用于 90 分贝以下听损。

助听器是一个放大器,即对声音进行放大处理,通过鼓膜、听骨链、耳蜗、听神经到达大脑,可视作耳朵的“外挂”。与人工耳蜗类似,国内的助听器市场也是长期由欧美公司把持,其中 6 大品牌(峰力、西门子、瑞声达、斯达克、奥迪康、唯听)垄断了全球 95% 市场。

但与人工耳蜗不同的是,助听器行业在近年来出现了明显变化:

近年来,国内涌现出了一批智能助听器研发公司,包括智听科技、豆听科技、又听科技、阳光助听等;也有提供一站式助听解决方案的落地案例,譬如爱耳时代等。

另外,智能耳机品牌开始打“助听”的主意,像Doppler增加了更多“听力增强”功能;德国Bragi也携手助听器厂商 Starkey推出新款 Dash Pro 智能无线耳机;苹果也投入巨资开发了W1通信芯片等技术,往助听产品发力;Bose推出助听耳机Bose Hearphones;JABRA发布了有助听功能的Jabra Elite系列无线耳机。

值得关注的是,传统助听器品牌像“智能化”迈进,譬如索诺瓦集团推出助听器广域兼容技术(MFA)峰力神通系列助听器,通过低功耗蓝牙技术让助听器与手机直接配对连接;欧仕达也推出了新一代产品–IA平台助听器等(融合无线验配技术及APP智能调控)。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最新【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 98 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webprojs_com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