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在沂水县西北角,文峰山脚下一个犄角旮旯里,因为太靠近大山了,下午老早就没有了阳光。就是这么一个兔子不拉屎的不毛之地,我们竟然延续了三百多年。直到今天,仍然还有一二十户在坚守,没有搬离那个让人有既恨又爱的地方。当然,这些基本上都是老幼病残了,大凡年轻人都搬离了这里,有些进了城,买了房,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小时候,我曾经问过大人,为什么选择一个到了春天,就连水都吃不上的地方来安家落户?大人们回答:我们是从现在的管理区所在地——张耿村搬上来的。说到这里年轻人都群情激愤,埋怨老人们鼠目寸光。张耿村什么地方?比起我们庄,那可称得上人间天堂!这个村子,是我们祖上从山西洪洞搬来后安家落户的地方。是一个方圆二三十里赫赫有名,数一数二的地方。紧靠沂河有一片上千亩的肥沃良田。这个是一个二三千口人的大村,管理区所在地,有集市有学校。周围村子的姑娘都愿意嫁到这儿来。而我们的村里的小青年不好找媳妇,这个时候,这些年轻人又开始埋怨:在张耿村住得好好的,为什么搬到这么个山穷水尽的孬地方来居住,害的子孙后代受苦遭罪。有些知情的老人告诉他们这些年轻人,听老人们说在下边上来种地太远,来回十多里,吃饭也不方便。为了方便秋收,于是在上面盖了看场屋子,久而久之,由于交通不便,就选择长期永久居住下来。没有想到,轻而易举的决定,却害苦了他们的子孙。
我们的始祖姓耿名德新,是明初从山西洪洞组织的大迁徙中迁移而来。据说大部分是被迫无奈。背井离乡,告别亲人,踏上一条不知凶险的未知之路,像河流上的一片树叶,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自己的前景究竟如何,由不得自己选择,只能随波逐流,但最终还是要靠自己,积极进取,争取最好的结果。山西是一个缺水的地方,德新老祖决心寻找一个水源丰沛的丰茂之地安家。既然命运无法选择,你只能随遇而安。他来到沂河岸边一个叫张井的地方,看到这儿有一片一眼忘不到边的“芦拔牙”,里面有小溪流无声地流淌。他使用带来的镢头刨了几镢头,看到底下有很深的土层。他顺着小溪流溯源,向北出去很远,终于找到了源头,原来这一条小溪流是来自潺潺流淌的沂河。是汹涌的洪水冲开的这一个决口。如果把这一个缺口堵上,这一大片野草丛生的上千亩涝窝滩,就有可能变成肥沃的良田。
人各有志,这话千真万确。德新老祖看上了这一片地面还潺潺的流水的涝窝滩,而和他一同前来的表兄弟却看上了沂河东岸一个面积极大的山峪,叫龙王峪。他们表兄弟二人开始了各自的艰难创业人生。
其实,张耿这个地方,老早就有村子的。只是由于社会动乱,民不聊生,才造成了人烟稀少的凋敝局面。统治中国只有八十九年的元朝,却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元朝末年,由于蒙古贵族及封建地主对农民的残酷的剥削压迫,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益激化,水旱蝗灾疫情不断,民不聊生,使河南、山东、河北皖北等中原地区“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人民无法生活下去。只有揭竿而起,反抗元帝国的残暴统治。中原广大地区成为农民起义大战的主战场,流血牺牲,瘟疫等自然灾害,让这儿的人口消耗的非常厉害。还有一个版本,让这次中国历史上百万人口大迁徙,蒙上了一层浓浓的悲剧色彩。
公元1356年,朱元璋攻下集庆(南京),改集庆为应天府,犒劳三军,论功行赏。“飞将军”胡大海拒受金银财宝、田宅奴仆,只有一个请求。要把河南的人杀光。跟随朱元璋东征西讨骁勇善战的一路元帅,竟然提出了这么一个荒诞不经的问题,让朱元璋以及在场的人都面面相觑,不知所以。
胡大海,长身铁面,骁勇善战,朱元璋的宿将重臣,也是朱元璋出生入死的兄弟。
未等胡大海说出所求何事,朱元璋便说道:“莫说一个请求,十个请求我也准了,说吧!”
“我要复仇,我要杀人。想当年……”胡大海面露凶色地陈述着他过往的遭遇。
原来,早年的胡大海,以乞讨为生,在豫鲁一带走乡串户,缁衣乞食。
因他体壮如牛却游手好闲,为乡人不,再加上他的长相丑陋,人们看见他来时,皆关门闭户,残羹剩饭也不愿给他吃。
这一日,胡大海实在饿急了,闯入一财主家,伸出大黑手要吃的。财主婆看到他,恶狠狠地说:“滚开!我家有油饼,就是喂狗也不给你吃。”
财主婆说完,拿起一张油饼,在孩子屁股上擦了几下,扔给了狗吃,后又唤狗咬他,将他轰出门外。
那时的胡大海又恨又饿,差点死掉。后来,胡大海加入朱元璋的队伍,因作战勇猛,屡立战功,备受朱元璋青睐,称其为“飞将军
已是大将军的胡大海,始终没有忘记做乞丐时所受的奇耻大辱。因此当朱元璋论功行赏时,他只想着报复,要杀光豫鲁一带的百姓。
朱元璋听胡大海说完,怔住了。
可“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朱元璋不好回绝,又不想让他滥杀无辜,于是就对胡大海说道:“杀人可以,但只能杀‘一箭之地’”。
朱元璋本以为,让胡大海把吃奶的劲都用上,射出一箭,最多也就400步,因而杀不了几个人。可没想到,胡大海一箭射在了一只大雁的尾巴上,大雁带着那支箭飞过河南,又飞向山东。
胡大海率军杀去,所到之处,血流成河,伏尸遍野,都快把豫鲁之地的百姓杀光了。
朱元璋很上火,但又没办法,“一箭之地”的馊主意是他自己出的。可王朝初立,百废待兴,中原地区尤为重要,因此,朱元璋下旨,从地少人密的山西移民至中原。从此,中国历史上由官方组织,规模最大的移民开始了。
上述是胡大海复仇杀人,引发大规模移民的故事。
当然,这仅是一个传说而已,但山西移民的大事件却是真实存在的。
有句民谣:“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这句民谣说的就是明初的大移民事件。当然,移民和胡大海也并无关联。
在元末明初的这段时间里,因元帝国残暴不仁,民怨四起,起义不断,战乱不止,再加上水旱、蝗灾,生活在中原地区的百姓,备受煎熬,人口骤减,很多地方出现了“无谷无物,人吃人”的景象。
而山西就截然不同了,因山西地形复杂,易守难攻,所以才能偏安一隅,经济发展,人丁兴旺。当时,山西的人口数量比河南、山东的人口总和还要多。
朱元璋为了巩固政权,发展经济,他大笔一挥——移民。
彼时,自大明洪武元年到大明永乐十五年,历时五十年的大移民,便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开始了。
据史书记载,在洪洞城北有一广济寺,寺庙旁有棵大汉槐,明政府以此为标志,在大槐下设局移民,数以万计的山西百姓从大槐下,眼含热泪、一步三回首,走出故土,他们的记忆中,仅剩下那棵大槐树,和树上的老鹳窝。
大槐树移民分布近20个省(市),移民姓氏共812个,神州大地不知有多少移民后裔来在大槐树。如今,越来越多的移民后裔,来到山西洪洞大槐树下寻根祭祖,感受那跨越时空的亲情。
有些人前来祭祖,源于一个传说,认定自己也是移民后裔。
传说,凡是移民的后裔,他们脚趾的小脚趾甲都是复形的,上面一层大指甲,还有一小指甲。
也因此,一句民谣流传至今:“举目鹳窝今何在?坐叙桑梓骈甲情。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
试想一下,这场真实存在大迁徙,从那棵大槐树,发散至神州各地,本源一体是不是变得更加清晰?
如果说我们的祖先,炎、黄两帝只是一个传说的话,而那大槐树,如今却依然生机盎然,冠如华盖,繁荫数亩。
这是民间流传的一个版本,另外还有一种说法。
“河北省广大地区流传着这样的民谣:“问我祖先来何处?山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这是说,自己的祖宗是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迁移来的。如果接着要问:为什么迁移呢?那就得从“燕王扫北”说起了。 燕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四子,名棣,领重兵镇压大都(即今北京)。朱元璋长子朱标早死,朱元璋死后,根据传长不传嫡的传统,朱标的大儿子朱允(火文)即皇帝位,年号建文。建文帝听从齐泰、黄子澄等大臣建议,大力削藩,剥夺分封全国各地的叔父们的兵权。燕王以讨齐、黄为名,起兵反抗,号称“靖难”。建文帝派兵平叛。于是在河北、山东一带,进行了长达三、四年之久的大战。史书上称之为“靖难之战”,民间传说则为“燕王扫北”。 在此期间,人民遭受战乱的破坏和自然灾害的袭击,“村庄毁去十之八九,民仅存十之一二”,“春燕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少人烟”。史书上记载,河北这块地方“青辚白骨”,“怵目惊心”,满目荒凉。而山西洪洞一带,却无兵荒马乱之苦,连年风调雨顺,四境安宁,人民生息繁衍,一片升平景象。 “靖难”之役,以朱棣的胜利而告终。1403年,燕王军攻占南京,建文帝于战乱中失踪。燕王即皇帝位,改年号永乐,是为明成祖。明成祖在历史上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大力发展生产,极力恢复河北一带经济。永乐初年,诏令从山西“分丁于真定、南官一带占籍为民。”于是,当时的中央政府便在洪洞县设立一个移民bk机构,专门办理移民事宜。相传此处有一棵老槐树。故河北老百姓有“要问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老槐树”的说法。
关于山西移民迁徙,那是历史上确凿无疑的事情。至于胡大海,疯狂报复杀人的传说,无非是农民对移民不满,杜撰出来的故事,揭露官府草菅人命,视人民如草芥的暴政,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无以复加的地步。
在历史的洪流中,绝大多数的生命个体,无非是一粒沙子,颗粒般存在,历史裹挟着你,你仿佛是一片漂浮的树叶,你只能随历史的大势漂泊逐流,你所做的就是牢牢驾驭你的生命之舟,不要被风浪打翻。
历史的大浪就是把德新老祖送至沂河西岸,一片小岛上,开启了自己新的人生。
张井村,其实是一个比较古老的自然村。在宋朝时就出过一个大官,姓宋,人称宋尚书。只不过在历史面前,谁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其实村里也就只剩下姓张的与姓井的几户人家。德新老祖到来之后,由于年轻力壮,带领大家开始了重建家园的艰苦卓绝的任务。
经过几年的治理,张井村又恢复了勃勃生机,村北的千亩良田,养育着这里的人家,成为周围村庄的佼佼者。耿姓前三代单传,到了第四代开始人丁兴旺。由于耿姓注重教育,到了第七代,耿相就开始在官府担任官职。这个时候,村里其他的姓氏人口远不就耿姓人口众多。所以经大家协商,改名张耿村。
耿姓到了第七代达到了历史的辉煌,出了一个远近闻名响当当的人物——耿继武。
耿继武,字松轩,山东沂水县张耿人。明嘉靖中贡生,官至延安府同知。
耿继武当过正定县令,在正定县干了许多为民请命,造福一方的大事,深受当地百姓的拥戴。被朝廷晋升陕西延安府同知, 在我国大西北这块穷山恶水的地方,也作出了杰出贡献。时至今日,当地还流传着他许许多多的传说。任满后,告老还乡。
关于耿继武,除了官府记载,民间有许多关于他的传说。他是贡生出身,应该早早的出来做官,但他的老师看见明政府的腐败,已经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也就是说不必出来搅这个浑水。其实他老师这个判断是完全错误的。如果早早的入仕,恐怕有可能会入国拜相。即便这样,由于政绩突出,受到皇帝的嘉奖与接见。那是由于耿继武器宇纯雅,心性敦厚,勤于政务,严于律己。始终以淡泊之心,保持廉洁的本色,在当时被称为“天下清官”。其实这个“天下清官耿继武”是皇帝封的。还有人说皇帝封了个“一辈子清官耿继武”,常言道君无戏言,就因为皇帝的这一句戏言,让他的后代失去了做官的机会。其实,这个时候的大明王朝,已经风雨飘摇,内忧外患已经让明朝千疮百孔。在李闯王的农民起义军及满清的双重打击下,明朝的时日已经不多了。那些明朝旧臣,在元朝的统治下,不但失去了做官的权利,已经被沦为打击的对象,你想,那些旧臣的子女,已经没有封官世袭的机会了,这恐怕是耿继武的后代没有再在官府混的直接原因。至于耿继武的后代搬到桃树万村的原因,无非是躲避元朝的迫害,这么推断就可以顺理成章了。
搬入桃树万村的是耿继武的嫡亲。作为他的后人,我们为没有作出成就而出人头地感到羞愧。耿继武本来有一个儿子,天资聪慧,勤奋好学而被县衙授位秀才,由他来继承父亲的的事业,那是不二人选。只可惜,在村南的河水中溺水而亡。由于当时耿继武的威望,那些好事者编出神话,传遍四邻八乡。我们那至今还盛传,耿继武为了给儿子报仇,在沂河边修建石灰窑,烧制石灰把村南的那个淹死儿子的深潭,用石灰给烧开,赶走龙王。其实这是一个传说而已,试想,耿继武,一个天下闻名的清官,不可能为了一个子虚乌有的事情而大动干戈。至于那眼深潭,无非是激烈的洪水,呼啸而来,激流碰到山根,致使河水受到阻力而进行回旋,这样回旋的力量很大,把河道的泥沙卷起,随河水漂移到远处,这样时间已久,这个地方必然被旋成一个深潭。如果没有大水的冲击,这个深潭也会慢慢被泥沙淤平。现在为什么张耿的下蒲汪没有深潭,那是河水在人力或自然力的作用下,河水已经滚到的东边。我们常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就是由于河床抬高的缘故。
既然选择从张耿村搬出来,到山里居住,无论理由那么冠冕堂皇,总是欲盖弥彰,无非是到山里隐居而已。我们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时间从张耿搬到桃树万,恐怕这个时候明朝已经灭亡,耿继武的嫡亲恐怕遭到满清的清算,故搬离故居。因为当时姓耿的势力很大,树大必然招风,作为嫡亲,搬离故居实在是无奈之举。
我现在的家乡——桃树万,实在是一个不毛之地,缺水成为乡亲们心头永远的痛。每年春天是缺水的时刻,在马家万仅有三眼泉水眼泪般流淌 。等水的队伍排成三条蜿蜒的长龙,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村民最远处到达六七里地的巩家场子的“石光峪”去挑水吃,那种艰难可想而知。春天成为村民难过的一道坎。由于缺水,打井寻找水源成为村里的头等大事。前前后后打了十几口井,就是没有一个水旺的,打井寻找水源的希望破灭,不得不把饮水的希望,寄托在把远隔七八里的沂河里水引上山。
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初,河南林县人民,在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时代感召下,发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劈开太行山,漳水滚滚来。举世闻名的《红旗渠》的建成,激大地鼓舞了村民战天斗地,改造大自然的雄心。我村利用三级扬水站,终于要把沂河的水引到村头,只是可惜由于农村实行个人土地承包责任制,集体经济遭到削弱,修建好的七八华里的灌渠、三个扬水站遭到破坏。当然这个问题是全国普遍性的。有人说,搞这些项目是劳民伤财,或者说这是搞形象工程,但无论怎么说,在那样的条件环境下,能搞出这样的工程,实在是时代的伟大创举。尽管劳民伤财,灌渠也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但这种战天斗地的气概,还是深深影响后来人。曾经的吃苦耐劳,曾经的无私无畏,让人感慨!
现在,我们村基本解决了饮水问题——家家户户修的水窖,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我们忘不了这还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我们不再闭关锁国,是德国支援的饮水工程,让我们喝上清凉甘甜的山泉水。我们忘不了国际友人的支援,忘不了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
改革开放,让我们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我们村变成了花果园,尤其是桃子,成为一个造福于民的品牌。站在一片片的桃园边,我们思绪万千,是什么让我们村发生了很大改变,是时代的发展,地还是那些地,山还是那座山,人还是那些人,但今天早已不是昨天。是伟大的时代,造就了现在的飞速发展。水水水水,早已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走遍三山五岳,哪儿都没有世外桃源。只有积极拥抱时代,拥抱世界,才能开创美好的未来!
作者简介: 耿超廷,出生沂蒙山一个闭塞的小山村。成长于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中,学业荒废。凭着对读书的热爱,使自己的文化水平大大提高,为此走上了教育工作岗位,担任小学民办教师,随后又担任初中语文教师。在担任初中语文教师的日子里,同学生一块成长。让自己的语文水平有了质的系统化提高。自幼喜欢读书,酷爱文学并喜欢舞文弄墨,也小有斩获。但称不上饱读诗书,也称不上学富五车,更没有儒雅气质。像路边的一株小草,沐日月之光,享阳光雨露。文学梦像影子一样时刻伴随着我;她又像一壶老酒,竟然让自己一醉不起。读书为自己搭建了一座写作的桥梁,桥的两端浸润着自己多少的汗水呀!为理想而奋斗,无怨无悔。如果不是因为读书,在生活的重压之下,我能不能挺住,还能不能坦荡潇洒?幸运总是青睐那些意志顽强的人,我写的教学文章《架设读与写的桥梁》、《阅读课文望眼睛》、《结尾当如撞钟》等多篇在《红蕾》发表;《平凡的世界 坚强的人生》得以在《胶东散文年选》发表,散文《槐花》等在《今日沂水》发表。也算是对付出的褒奖,对心灵的慰藉。
壹点号文峰山文苑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最新【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 98 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webprojs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