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选取了《左传》中的三十四篇文章,其中有八篇是讲春秋时期诸侯国与国之间交往所展现的外交辞令之美。1、《阴饴甥对秦伯》:韩原之战晋国大败,晋惠公被俘,阴饴生作为战败国的使者面见秦穆公,从君子、小人两方面表明晋国上下同心,决不屈服,以退为进,柔中带刚。

2、《展喜犒师》:齐孝公攻打鲁国边境,鲁僖公派展喜去犒劳齐军。展喜作为弱势一方的代表前去斡旋,用职责大义和“先王之命”向对方施压,使其不得不为自己的名誉而让步。

3、《烛之武退秦师》:秦、晋两国连合几个小诸侯国攻打郑国,郑国派烛之武前去谈判。烛之武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让秦伯认识到晋国才是灭亡郑国的最大获益者,成功劝说秦国退兵。

4、《王孙满对楚子》:楚庄王经过多年努力此时已是霸主,面对日益衰落的周王朝,问鼎的大小轻重,是对王权极严重的挑衅。王孙满用“在德不在鼎”反驳他,维护了周王室的尊严。

5、《齐国佐不辱命》:晋、齐交战,晋国胜,齐国派国佐宾媚人前去求和。面对晋国提出的无礼条件,国佐从孝、德、义几方面引经据典地申斥,义正辞严,让对方折服。

6、《楚归晋知莹》:楚国和晋国交换俘虏。面对楚王的试探,晋国的知莹看似直接回答楚王的问题,但实际上是把自己置身事外,只讲从作为臣子的责任和对国家的忠诚的角度自己应该怎么做,不卑不亢,维护了国家和自己的尊严。

7、《吕相绝秦》:晋厉公派吕相去秦国宣布绝交,列举了一连串事实说明秦国背信弃义。

8、《驹支不屈于晋》:晋国因国力衰弱,被附庸的诸侯国日渐怠慢,不反省自身,反而归罪于驹支。驹支的辩辞用事实说话,并引用中原人的《诗经》典故,逐句辩驳,辞婉理直,最终使晋人认错。

从以上八篇可以看出:国力越弱,辞令越美。辞令虽然显示智慧,但也是实力不济的一种体现。只有弱势的一方才讲究辞令技巧,强势的一方往往不需要,因为可以直接实力碾压。两国交往中,倘若实力悬殊,则弱国只能通过外交辞令来苟延残喘。譬如展喜、烛之武、王孙满所在的国家相较于对手全无一战之力,所以辞令最为委婉优美,最为无力;倘若弱国尚有一战之力,辞令就出现柔中带刚,以退为进。譬如阴饴生、齐国佐、吕相所在的国家,尽管是战败国,但仍有实力组织起反抗,仗着这一点可增加谈判的筹码;假如两国实力相当,则辞令显得硬气许多。譬如知莹、驹支所在国与其对手国,可以义正辞严、逐条辩驳,说完了还让对方敬佩、认错。

也许是生在国家日益强盛的时代,我们不太欣赏外交上的辞令之美,反而喜欢“硬刚”、“怒怼”。

“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

“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谁妄想这样干,必将碰得头破血流”

“我现在讲一句,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和中国谈话。”

字字千金,掷地有声,国人听了热血沸腾、八方点赞。史书让我看到了辞令之美,现实让我感受了国强之美,该刚的刚,该怼的怼,从实力出发,用实力说话。

辞令的词是什么意思_辞令_社交辞令

辞令的词是什么意思_社交辞令_辞令

辞令_社交辞令_辞令的词是什么意思

辞令的词是什么意思_社交辞令_辞令

注:《左传》用编年体用编年体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两百五十四年间的史事,是一部围绕“争霸”这一春秋时期的中心事件,记述以争霸强国为主,以与这些强国发生各种关系的诸侯国为辅的“世界史”。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最新【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 98 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webprojs_com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