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由爷爷奶奶照看的孩子,在二0二o年的中考中,一举夺得了兴平市第一名,以总分七百五十一分的成绩,被陕西师范大学附中录取,消息一出在我的家乡便炸开了锅。人们纷纷为汤坊镇某村的这位学生伸出拇指点赞,一时间这位孩子的爷爷奶奶,竟因孙子的中考在兴平夺魁而成了名人。关心留守儿童教育的,不同阶层的家长们为了孩子的成长,不约而同的到这位学生的爷爷奶奶处取经,想看看人家这两个老人,是怎样把孙子培养成人的,生怕人家不给过真方子,有的人竟然提上礼当打点二位老人,目的只有一个,让老人家别藏着掖着。
消息传到我的耳朵之后,我相对于这些人表示出了少有的淡定,因为这类事情在我的长子那一级就曾有过相同的例子,只是我不知道儿子的同学,当时中考是兴平第一还是第几?但他高中上的是西安交大附中,大学上的是清华,确实是给汤坊镇(当时叫乡)开了先河。至那以后我知道在汤坊镇域,还有我前堡子村的一位初中老同学的儿子考上了北大,至那以后到现在,再好像没听得有上清华北大的人。看来这一历史刷新的任务,就要落在今年这个中考第一名的身上了。
我只所以表示的非常淡定并非我的孙子不在家,我没有负责教娃念书的责任,便是孙子由我负责我依然不会头脑发热,看到人家娃考试成绩出众,就去急忙欲搬人家的教育模式。为什么我会有如此态度,这是因为我对教育孩子的理念,和现在的大部分父母亲不同。我没有非把檩条务成梁的想法,更不愿做欲把“狗刺牙”务成参天大树的蠢事(这里我没有贬损任何孩子的意思,只是打个比方而已)。我的教育理念是“适度抓紧,顺其自然”,不要盲目去做那些端着梯子上天的傻事。因为不承认人有上中下之分,乃只能是自欺欺人。
我一直认为一流的学生必有一流的天资。我丝毫不否认环境对孩子成长的作用,但我更坚信一流的天资,那怕放在最差的环境中,他都不会成为最差的学生(我指的是智育),就象电视剧巜大染坊》中的陈六子那样,即便师傅不传真经,偷学照旧能学得一流的水平一样。而二流的学生拥有了一流的学校,的确有成为一流学生的可能(只是可能)。但三流四流的学生,便是让老师钻到他的肚子里去教,他也不可能成为一流的学生。甚至由于过多的目标要求,还会把本能在二三流中做个好点的学生,压的反倒连个好的二三流都做不到了。
我个人认为社会就象一座大型建筑物一样,需得由各个不同类型的建筑材料,在不同的建筑部位,充分发揮出各自的最大潜能,才能组合成一座上等的建筑物体。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老天爷在造就人类的时候,才给人们赋予了不同的智商,使之在社会这个大型建筑物中,承担各自不同的责任。人们不可能个个都是英雄,也不可能个个都是孬种。因为没有英雄,英雄的事儿孬种是做不来的。而没有孬种,那些相对低等的事情英雄们是不屑一顾的。这就好象钢筋混凝土一样,同粗细的钢筋不可能即做骨架又做扎绑材料,扎绑材料它只能用扎丝,没有了扎丝它还就弄不成。
现在社会正好缺少了人们,对老天爷造就人类的理性认识,每一个家长都在寄希望于自已的孩子成为栋梁,成为宝塔上的金顶,忘记了栋梁毕竟是少数,金顶一座塔也只有一个。而沙粒虽小它却是建筑物不可或缺的材料,没有这些许许多多的,沙粒石子扎丝木条,单有一个金顶,塔终究不会成其为塔,栋梁也只能够闲着。现在人的心情可以理解,人们力求自已的孩子成为优秀的人本没有错,问题是把优秀统统当就了龙与鳳,就有点机车驶入了岔道的意思,可悲的是现在的家长们,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人都犯了这样的错。因此上才有乡下的孩子送镇上,镇上的孩子送县上,县上的孩子送市上,直到京沪深的孩子争着出国的怪现象,好象家门前的学校它就不是学校,家门前的老师只会教娃“打牛下半截”(当农民)。
由于这种理念的支配,人们开始不顾及人才培养成本的争着上好学校,认为只要把娃放自已认为的好学校,那怕是个山雀都必会培养成鳳凰,是蚯蚓都肯定锻造成蛟龙。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现在的人们弄的娃娃们根本就没有了快乐的童年,有的只是各种压弯孩子腰脊的补习班,辅教班。我不否认通过压榨的方式确实也可能多出了点油,同时历历在目的因压榨而形成的人间悲剧,也在不断刷新记录。在从经济负担上来说,有充分择校实力的家庭人家花座金山银山倒无所谓,而靠着做庄稼打零工的人也跟上凑热闹,弄的整个社会都感到压力太重,重到令人窒息的程度又何必却很少有人去想,只是一个劲的跟着看样子。
可是这种弄法真的就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吗?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重新回到本文开始的一幕,来看看兴平二o二o年度,中考第一名的成长环境吧,父母亲长年在外打工,由一位勤劳到令人不忍的奶奶,和一位身患脑梗十多年的爷爷在家照顾,家庭作业根本无长辈能够辅导,上的是兴平一所寄宿制私立学校,孩子的学习全靠他自已的努力,竟然以751分的成绩,在兴平中考中得到第一名,算不算留守儿童中的一朵奇葩?不管别人认不认,我是绝对认的!
为了撰写此文,九月初的一天我专程拜访了,和我家本是一远坊亲戚的孩子家庭,孩子的爷爷我叫叔,所以我就不岔生的追根刨底的想探个究竟,欲从中寻找一点老人家教育孩子的独到之处,只听我的叔这样给我说:“叔和你姨能有个啥本事呢?贼怂娃谁管呢么?哑(取哑字的方言读音,即自已的意思)就是爱看书,迟早从学校回来你想叫哑耍哑都不耍,非要先把作业做完不可。叔跟你姨斗大的字最多识一麻包,咱能给哑娃弄个啥呢?叔这样说后,正在急着准备到地里去的姨插嘴说,按么处(偶尔之意)哑在有个题不会了,看样子心里很难受,有想哭的样子,姨就到咱队上找老早间考上大学的娃,看有没有回家的给咱娃帮帮忙,除了这样咱再能给哑娃弄个啥?”。好家伙,这就是二位老人的密诀,听到两位老人的这番话,我更加坚信了我的认识的正确性。我不能说此娃只所以成为学霸,与选择了私立好学校没有关系,但我同时确信,他便是放在汤坊中学去读,也一定考上兴平重点高中没问题。
反过来再看看我的朋友圈中诸多家长,好几位人家自孩子上幼儿园时就开始租房子,在县上专管娃的读书,结果娃不要说考上西安的名高中,就连高中的毛都没沾上。再一深究,这么多年也没少给娃搞这样和那样的短补长培,最终和几乎属于“放养”而成的学霸成天壤之别,人家学霸还没上过补习班,这两种对照是不是应该引起人们的深思。
我丝毫没有反对家长们为娃上学操心的意思,我只是想说大家是否应当保持一颗平常心,用心去观察咱们的孩子究竟属于怎样的材料,不要強行的要把檩条务成梁。他是一粒沙,就让其成为一粒好沙,他是一块砖就让他成为一块好砖,使他们在各自的正确位置,充分发挥各自应当发挥的作用。而是我们的多数家长,非要把沙粒当玉去打磨,结果过度的用力不但伤了孩子也累了自已,弄的社会上好多家庭悲剧频出,人们普遍忘记了一个道理,即:“玉不打磨它仍是玉,经打磨的玉已不是玉本身,而是玉基艺术品”。
我一直在想这么一个问题,何为人才?要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实在很难。我个人认为能够在相同的工作岗位,创造出不同的非凡业绩的人他就是人才。就像一次国家科技奖项中(央视此报导我专心看完了)的被颁奖人一样,一个是两院院士,一个是一线操作工一样,他们虽然站的高度不同,所干的事业不同,但都是本行业不可多得的高手,谁又能说这一线操作工不是人才了呢?如果大家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又能正确估量自已孩子的价值所在,我们的家长们就会提前着手,将孩子们朝着属于自己该走的路子上去疏导,提前给孩子们灌输正确的择业理念,从而减少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还可以使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始终处在愉悦的过程之中,而不会因为过度负重使之早早出现心里疾病。
我就我的观点,曾同不少年轻的家长们进行过沟通,接受的人不多,他们认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我问他们北京的起跑线高不高?若是高为什么还有的北京娃不要说考北大、考清华,就连北京最下等的大学都上不了,要在京外去上学?汤坊的起点低不低?若说它低为什么汤坊土的摔渣的农民的儿子还有人能够上北大,上清华?家教多了好不好?既然好,为什么二o二o年的兴平中考学霸,不在具备了充分条件的兴平县城里,有钱有教育基础家庭的孩子,而偏偏诞生在了兴平市区西南一隅的留守儿童家中?
我希望有大智慧的读者给我以解释,我更希望有更多的年轻家长能够认真反思。
兴平大小事 百姓身边事 风尚兴平与您一同关注
–投稿邮箱:1255591947@qq.com–
–联系我们:QQ1255591947,微信13619186175–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最新【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 98 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webprojs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