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诸侯国国君的妻子,国君称她为“夫人”,夫人自称为“小童”;国内的人称她为“君夫人”,在其他国家的人面前,诸侯国国君的妻子谦称自己为“寡小君”;其他诸侯国的人也称呼她为“君夫人”。

我们先来看“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这句话。

“邦”的本义指古代诸侯的整个封地,又泛指国家。《周礼·天官·大宰》记载:“以佐王治邦国。”注:“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居亦曰国。”对于“邦”与“国”两字,意思一样的,只不过在当时,“邦”比“国”要大。

周代,“君”主要指朝廷官员及诸侯国、方国的首领;战国时又用做功臣或贵族的封号;后世便衍生成帝王之称,指一国之国君,即最高统治者。后来,“君”也变成一种敬称。

“邦君”这里指诸侯国的国君。《论语•八佾篇》也出现过,如“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

“妻”的本义是男子的正式配偶。用作动词,意为“把女儿嫁出去”。如《论语•公冶长篇》记载:“子谓公冶长:可妻也。”

“邦君之妻”就是诸侯国国君的妻子。

“君称之曰夫人”意思是,诸侯国的国君称他的妻子为“夫人”。

过庭之训_过庭之训_过庭之训

“夫人”的“夫”,从字型上看是“二”和“人”,就是一夫一妻两个人组成的家庭。《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汉朝的时候指列侯之妻。明清时期,一、二品官的妻子,封为夫人。“夫人”原来是一个封号,这里有尊称的意思。现在,我们称呼一般人的妻子,有时也称呼“张夫人”、“李夫人”的,这也有敬称的说法。

“夫人自称曰小童”是“夫人(在诸侯国国君的面前)自称曰小童”的省略。

小童,古代国君夫人的自称。《礼记·曲礼》记载:“夫人自称于君曰小童。”

“夫人”是诸侯国国君,也就是丈夫对妻子的敬称。俗话说;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有来无往非礼也。作为诸侯国国君的妻子,她对国君也要谦虚一点,称为“小童”,这样才符合“礼”的规定。再者来说,对于一个诸侯国的国君来说,他就是天,就是大,夫人相比国君来说,自然也就是小。“礼”从字形上看,是一个人弯腰展示给别人看,寓意是对人称呼,你要恭敬;对待自己,你要谦虚。别人尊敬你,你也不能尾巴翘到了天上啊?

对于“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这才符合礼制的规定!

我们接着说“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这句话。

“邦人称之曰君夫人”意思是说,诸侯国国内的人称诸侯国国君的妻子为“君夫人”,这是尊称。

“称诸异邦曰寡小君”的“诸”,是“之”和“于”的合音字,就是“称之于异邦曰寡小君。”在其他诸侯国的人面前,诸侯国国君的妻子称呼自己为“寡小君”,这是谦称,也是一种礼貌。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记载,灵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原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

这段话的大意是,卫灵公的夫人名叫南子的,派人对孔子说:“各国的君子只要不以为辱愿意和我们国君结为兄弟之情的,必定会来见我们夫人;我们夫人愿意见你。”孔子推辞,最后还是不得已去见了。

我们看,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她是卫国人,而孔子是鲁国人。她派人来到孔子面前,称呼卫灵公是“寡君”,说自己是“寡小君”。

“寡”的本义是因丧偶而变得孤独。后延伸为“少”,“淡而无味”等意。“寡君”的主要意思有两个:一是古代臣民对他国自称本国君主的谦词;二指寡德的君主。老子在《道德经》中记载:“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显然,“孤、寡、不谷”都被看作自贱之称。那么“寡小君”,一是古代对别国人谦称本国国君的夫人;二是古代国君夫人对诸侯的自称。这里的“寡小君”依然是在用谦词。

那么“异邦人”该怎么称呼诸侯国国君的妻子呢?是“称之亦曰君夫人。”

“称之亦曰”是文言文中的固定句式,称他也叫作。

这句话的意思是其他国家的人也称呼她为“君夫人”。我们还拿南子为例吧。卫国的人称呼她是“君夫人”,其他国家的人来到了卫国,入乡随俗吧,也和卫国人一样,称呼南子为“君夫人”。

这段话放在《季氏篇》,就显得有深意了。大家都要按照规矩来行事,甚至连一个称谓都不能乱,这样的社会才能有秩序,这也是孔子“立于礼”教化具体实践想要达到的结果。如果你胡乱称呼,一是显得这人没水平,没文化,连个称呼都不会叫;二呢,说明你不懂礼貌,甚至是傲慢的表现。

过庭之训_过庭之训_过庭之训

《论语・季氏篇》的主旨是“忧在内”。从开篇“季氏将伐颛臾”,说的是季氏之忧在“萧墙之内”,一直到“过庭之训”,孔子忧的是儿子伯鱼的“不学诗”、“不学礼”等,都是讲一个人如果不学习礼仪,不按照礼制的规定行事,就会出现内忧,甚至会引来外患。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文化源远流长。西周时期,周公依照天地之道制礼作乐。礼乐之道,其实就是天地之道在人间的实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道。《中庸》记载,“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十三经”中关于“礼”的就有《周礼》、《仪礼》、《礼记》三部经典。《论语・乡党篇》介绍的都是孔子在日常生活中的礼仪。那时的礼,指现在的法律与礼仪。就我们来说,如果不懂法律与礼仪,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

春秋末期,社会可以说是“礼崩乐坏。”当时社会是一个时时、处处僭越礼制的时代。“季氏八佾舞于庭”、“三家者以《雍》彻”、“季氏旅于泰山”、“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等事件,管仲是当时的大政治家,尽管通过尊王攘夷为老百姓做了不少的好事,但孔子对其不懂礼的一面,照样提出了批评,这就是圣人的人物历史观——不能以偏概全,功是功过是过,功过是非分明。

针对这样的现象,作为一个思想家,孔子“以仁释礼”,指明“礼”是根源于一个人的仁心,这为“礼”注入了道德的内涵,主动遵守礼制,按照礼制办事,这是一个人自己的事情,反应的是一个人的修养。

儒家之“礼”,讲究的就是上下有序,君臣父子,各尽其道,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名正言顺,这就是儒家的“正名”说。为什么要纠正名分啊?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名不正”的结果是“礼乐不兴”、“刑罚不中”和“民无所措手足”,我们想象,这样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邦君之妻”是诸侯国国君的妻子,对于这样一个人的称呼,场合不同,对象不同,称呼的人不同,称呼也不尽相同。我们看,这里有四种称呼:“夫人”、“小童”、“君夫人”、“寡小君。”“小童”和“寡小君”是谦称,“夫人”和“君夫人”则是敬称。谦辞是表示谦虚的言辞,一般对己;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一般对人。这里的四种称呼,从表面上看是“名”,实际上诠释是“礼”的内涵。

也许有人说,不就是一个名字吗?儒家这么较真,有必要吗?举个例子,你是一个企业的老板,单位的一把手,和员工一起吃饭,员工请你坐上座,你可以谦虚一下,但你不能不坐啊。否则你要是不坐,员工该怎么坐下呢?这就是“礼”。在生活中,我们要懂得自谦,但是自谦还要掌握一个合理的度,该处上位时,可以谦虚的处上位,但也不能把自己放得过低。

《论语》编撰者在这里特别强调对于国君妻子的称谓,可能是对当时“邦君之妻”的称谓有僭越礼制的地方,把这句话记载下来,一是引起人们的注意;二呢,也有奉劝的意思。

一个人该怎么称呼,就怎么称呼,这就是“礼”,不能乱说,乱说就是不尊敬,表面上对称呼不尊敬,时间长了,心里就开始轻慢,行为上就会做出违背礼制的行动,所以说不可不慎啊!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最新【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 98 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webprojs_com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