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苏卷高考作文名师解析与范文
【原题呈现】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破题指津】
2020年是江苏高考卷的收官之作,作文题稳中求变,材料具有浓厚的文化味,同时兼顾鲜活的时代特征。
今年这则材料由四个句子组成。前两句可看作材料的核心观点。
第一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出自《周易》,指同样的声音能产生共鸣,同样的气味能相互融合,即志趣、意见相同的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读懂这一句,需要考生有一定的古文积累的功底。
第二句“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这句话就体现了出题人担心前一句古文可能给考生带来理解障碍,所以用白话文的形式进一步阐释,将“同声”“同气”界定为人们共同“喜爱的人和事”“同类信息”。此外,后面的“所塑造”,呈现了受这种“同类信息”环绕后,人们所受的影响,用“塑造”一词,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题人的立场,是认为这一影响总体是积极的。
后两句可看作由材料的核心观点生发的具体场景和具体行为。
第三句“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可以看作由前两句核心观点生发的具体场景,出题人提倡考生能多在现代语境下去考量“同类信息”对自我的“塑造”。
第四句“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进一步强化,当下受同类信息的环绕,会影响到“你未来的样子”,并给考生提供了几个可以从小处下笔的具体场景:即“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这一系列具体行动,都应基于“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初衷生发而来,且对未来自我的塑造产生积极的影响。
【写作指导】
议论文写作,应从小处着眼,化虚为实,可以从时间维度,从古到今,追溯古人因志同道合而成就自我的事件,再关注当下“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具体表现,如,微信朋友圈中的点赞,因兴趣爱好而建的笔会群、球友群、美食群,青少年因迷恋某个明星而组成的“饭圈”群体,娱乐选秀节目评选出的女团、男团,以及当下在“战疫”过程中组建的医疗团队、志愿者团队,这些个体都因共同的爱好、理想等结合在一起,并且在这种结合中互相成就,塑造更好的自我。议论文可从现象呈现、原因剖析、结果预测,以及措施建议等方面,围绕材料核心,层层深入论证观点。
记叙文写作,仍然要选取一个独特的题材,通过情节和描写,来印证材料观点。高中生写作最好关注身边熟悉的事件,可以是写参加学校社团的经历,可以是父母的同学会,也可以是外婆的京剧小团体,还可以是自己参加“战疫”志愿工作的经历,最终要围绕志同道合产生的积极影响来写,若情节生动、描写细腻,也可以点亮阅卷老师的眼眸。
【名师同题佳作1】
真正的“朋友圈”
江苏省泰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姜伟婧
我读唐诗,印象深刻的“迷弟”是大诗人杜甫,当时的他,还没有成为高不可攀的“诗圣”,只是一个初入诗坛的毛头小伙,然而当他遇到早已在诗坛光芒万丈的前辈李白时,心里的诗歌激情瞬间被燃起,也因此对李太白的溢美之词常见于他的诗作。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是对才华的赞赏;“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是对性情的感叹;“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是对际遇的同情。唯有灵魂相似的人,才会有这样的深切了解与体悟。因为一开始就受巅峰水准诗歌的影响,所以杜甫也在这美好文字的浸淫中,逐渐锤炼自己的文学水平,成为唐诗中的另一座巅峰。说起来,大唐有许多这样的好友圈子:韓愈和柳宗元、王维与孟浩然、元稹与白居易……志同道合,造就大唐最瑰丽的诗坛风景。
《周易》有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意为志趣相投的人相互感应,自然相遇。纵使是千年前交通不便、信息难通的唐朝,人们也会排除万难,因为相同的喜好而相聚,在这种相聚中被塑造,更清晰地走向未来。
我相信,个体生命价值的彰显,往往因同类的存在而被印证、被激发。假设大唐王朝没有李白,那么杜甫也会因为失去志同道合的朋友,而难以发掘自身的潜能。所以,我其实并不认同哲学家萨特所言的“他人即地狱”之观点,个体的生命差异固然容易让彼此间产生龃龉,但健康的生命姿态会懂得求同存异,以大气包容的心态去发掘彼此间的共同点。B站名为《后浪》的演讲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弱小的人才习惯嘲讽和否定,而内心强大的人,从不吝啬赞美和鼓励。”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都是由这样强大的内心成就的。
如今的互联网社会,爱好相同的群体其实也不在少数,譬如新时代下的“饭圈”群体。所谓“饭圈”,往往由一群对某一明星狂热迷恋的青少年组成。他们因相同的爱好而组成一个或大或小的团体,为明星打榜、买热搜、组建后援团等,饭圈人因共同的目标而走在一起,生活倒也多姿多彩。不过当下的饭圈中人,还需要警惕自己走向固化的弊病,毕竟,回到词源分析,“fans”的狂热爱好就体现出一种非理性。人若长期处在这类“圈子”里,视野容易走向局限,而这种局限会因受到圈中伙伴的鼓励而强化,而使得圈子具有一种“排他”乃至“党同伐异”的属性。时下一些粉丝论战等不良现象正源于此。
这时,不妨再去研读一下大唐的朋友圈,当杜甫为李白的诗文感动时,他并没有亦步亦趋,而是认清自己未来的方向,在同声相应的信念中塑造更好的自我。
【点评】
本文从唐代诗人杜甫和李白间的交往切入,点明初出茅庐的杜甫,正是因为遇到志同道合的李白,才被激发出写作潜能,最终成为一代诗圣;接着拓展到唐朝其他诗人,他们也是
在这种志同道合中成就彼此,论证这一观点的普遍性;然后直接点扣材料“同声相应,同气相求”,通过正反对比论证,指出同类存在对个体塑造的正面意义;之后联系当下因共同爱好而相聚成“饭圈”,提醒同类聚集应警惕的“圈子”固化、思想狭隘;最后呼应开头,呼吁人们学习大唐诗人如何在“朋友圈”中获得正面能量,却不失去自我独立价值的智慧,使得论证更严谨。
【名师同题佳作2】
在更高的地方看世界
江苏省盐城市明达高级中学 张 锐
孟母三迁,图的是找个好环境,耳濡目染。鲁迅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是寻求精神的共鸣。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在这智能时代,良莠不齐的讯息触手可及,不经意间都在影响我们的认知。我们可以左右逢源,也可以作茧自缚。
白岩松有句话说得好:你如果和别人一样,每天在手机上浪费三到五小时,在不超过五个网站就可以搜索到的内容里汲取知识,那么,你凭什么抱怨和别人相同的命运呢?
我们的肉身是一个皮囊,是一个容器,往里面盛放什么,就呈现出什么状态。盛放经典,就可以散发出智慧的光芒,如果多是鸡汤,那也只是人云亦云,清汤寡味,如果放的是垃圾,那也只能是垃圾。提及垃圾,我倒想起前几年网络上爆红的上海沈巍,流浪汉,醉心于垃圾分类,穿着腌臜,谈吐却难掩高贵的气质,国学经典熟稔于心,玄而又玄的知识谈起来头头是道,虽有人起哄骂他是精神病,但他不以为意,依旧以摩挲书本为乐,抬头仰观日月星辰,低头吞吐春秋绝学,这状态、这境界,可与庄子比肩,非嗜欲深者所能管窥。他的物质世界接触垃圾,精神世界却是以经典为伴,比起那些衣着光鲜的绣花枕头之流,真是绝妙的对比。
我很喜欢王东岳先生节目里的一句话:重塑你的认知,站在更高的地方看世界。那些后浪,你的审美如果不能被经典影响,不能被经典重塑,那只能被网络鸡汤、网红来影响,或者被自己的家长、七大姑八大姨的思维来影响。而许多前浪,之所以现实中混得举步维艰,往往又是和固有的思维认知息息相关。所以,要寻找别样的人们,获取知识,叩问经典,不要成为被网红审美俘虏的乌合之众,不要成为井底之蛙。
而一旦心灵鸡汤败坏了胃,形成所谓的阅读舒适区,经典就很难消化了,甚至会本能地拒绝经典。一旦我们接受的讯息,长久形成低层次的审美,那必将积重难返。木心說,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
《资治通鉴》你理一遍,你就是和一流的政治家站在相同高度来俯视成败利钝,就会试图从他的气度视野去看世界。《战争与和平》你翻过,就会以一流的文学家的胸襟迎接那段岁月。古人讲养气之难,睿智多才如管仲,依然逃不过司马迁“管仲器小”的按语,可以说,多广的视野、多大的格局、多宽的气象,就决定你能走多远。而一流的判断,不会锱铢必较于现实的几斤几两,而是看得更高更远。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夏虫不可语冰,因为它活不到冰天雪地的冬天。井底之蛙不可与之谈海,因为受限于井,它走不出去。浅陋之人,不可以谈大道,因为知识束缚了他的视野。所以,认知不同,思维差异,境界有别,遇到动辄抬杠的杠精们,也要避而远之,然后,再远之。
科幻电影《银翼杀手》有句台词印象深刻:我见过你们人类绝对没法置信的事物,我目击太空战舰在猎户星座旁熊熊燃烧,我看见万丈光芒在黑暗中闪耀,但所有这些时刻,终将消失于时光中,一如眼泪消失在雨中。
也许人类只是另一个视角的夏虫和井蛙。我们应心存敬畏,我们应如履薄冰。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最新【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 98 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webprojs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