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不管是在游戏或者电影中,我们都见到过不少心理实验。尤其是在《辐射》系列中,11号避难所里惨无人道的实验更是臭名昭著。11号避难所的设计灵感正来自于引起了伦理争议的米尔格拉姆服从实验。那么这个实验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类在理解自己的心理时又做过哪些背离了伦理的事情?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
我们从《辐射:新维加斯》中的第11号避难所说起,第11号避难所是避难所计划社会实验中的一个,它由一个AI控制,要求避难者每隔一段时间选出一个人来被处死,否则AI就会杀死避难所中所有的人。因此11号避难所的居民会定期选出他们的监督(overseer),而这位监督在任期结束之后就会成为牺牲品,保存整个避难所居民的性命。就这样度过了若干年月,直到一位叫凯瑟琳的女子被迫成为监督,她废除了选举产生监督的规定,要求每次牺牲者由随机摇号产生。由此,人人自危的11号避难所爆发了一次暴乱,大部分人都因此死去。
最终的5个人决定停止这种悲剧的行为,共同面对AI带来的灭绝。但他们却被告知事实上加入整个避难所团结一致反抗这种AI的权威,拒绝选出牺牲者的话,就可以结束这种悲剧的命运,获得完全的避难所的控制权,甚至可以自由地离开探索废土。但从没有人敢于如此做,直到整个11号避难所仅剩5位幸存者。最终这五个人中的四个选择了自杀,剩下的一个也消失在了末世的荒野中。
这出辐射中的黑色寓言让我们想起了一个著名的米尔格拉姆实验,它是心理学反伦理实验的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例子。
米尔格拉姆实验,由三位参与者进行,分别是实验小组人员,由不知情的参与者扮演的老师和由实验人员扮演的学生。参与者将会被告知他参与的是有关“体罚在学习中的效果”的相关实验,他将作为老师教导隔壁房间的学生。老师不能看到学生的样子,只能间接地听到他的声音。老师将被给予一个惩罚控制器,并被培训如何使用它——它将对房间另一头的学生施以电击,最低电压是45V,并可以逐渐提高。
老师将逐一朗读一张纸上的配对单字给学生(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之类),阅读结束之后会进行考试,每个单字有四个答案,学生需要按下对应的按钮,如果学生回答错误,老师就要使用控制器来惩罚学生,每次错误,电击强队就要提高。
当然,并没有人被电击,但扮演老师的参与者并不会知道学生是由实验人员扮演的。学生会主动回答错误,并会随着电击强度的提高打开录音机播放事先录制好的尖叫声,在电击变强之后,还会试图拍打墙壁,求饶,甚至假装表现出昏厥的症状。
当扮演老师的参与者想要暂停实验时,与他共处一室的实验人员会提醒他继续惩罚,一共四次,强迫程度逐渐提高,分别是:
请继续
这个实验需要你继续,请继续
你必须进行这个实验
你没有选择,你必须继续
四次怂恿之后,如果老师依然坚持停止,那么实验将中断。否则,试验会持续到惩罚电压达到450V。
令人惊奇的是,有超过60%的人达到了450V的最大惩罚(即使他们以为他们已经把隔壁的学生电死了),几乎所有的人都质疑过实验,但很少有人能在4次怂恿或者说命令下坚持自己。
这个实验的全称被叫做米尔格拉姆的权威服从实验,它是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在1961年开始的,就在纳粹战犯阿道夫·艾希曼受审并被处死的几个月之后。
这个实验想要弄清一个人究竟会服从权威到何种程度,在面对纳粹的暴行的时候我们尤其要弄明白这一点:是德国充满了冷血的屠夫和刽子手吗?或者他们只是一帮盲目的服从者,而这种盲目的服从其实是属于每个人的天性?当然这不是我们本期混核理论想要讨论的东西。
这一实验目的也赋予了米尔格拉姆实验某种残酷的美感,在大众流行文化中有不少产品也在探讨米尔格拉姆实验所要讨论的服从与权威的东西。它几乎成为了心理实验伦理的一个标志元素。
直到现在有关米尔格拉姆实验的争议似乎依然存在,这些争论包括米尔格拉姆实验过于粗糙,变量控制不精细等等等等,甚至有人说很多测试者在过程中就感觉到了不对劲因为尖叫声有很强的电流噪音。但更多的争论是有关实验伦理的。心理学实验真的要对毫不知情的参与者产生如此负面的情绪吗?为了进行试验,欺骗和蒙蔽参与者的行为是否是可以允许的?欺骗会导致结果的不客观吗?但如果不制造信息不对等,真的能达到实验的目的吗?
没有人能真正回答这个问题,事实上,还有很多心理学上的实验都是伴随着争议的。
比如著名的斯坦福监狱实验。菲利普·津巴多主持了这场实验,招募身心健康情绪稳定的大学生来参加。他们被平均分为三组,狱警和囚犯和候补,前两组人员被置于模拟的监狱环境中。这种所谓的监狱环境主要表现在囚禁的牢房,服饰的区别,以及狱警可以限制囚犯人身自由。
令人惊奇的是,简单地预设身份,就可以激发原本正常的两拨人的暴力行为。这两波参与者对于自己角色的投入令人惊异——无论是主动地变得暴戾的狱警,还是越来越坚信自己不会被释放的囚徒,他们都不由自主地陷入其中无法自拔,这个实验在完成了一半时间后就被紧急停止,不只是因为之前有关于不得诉诸直接暴力的禁令被打破、参与者大量的崩溃和歇斯底里,更是因为整个虚拟监狱已经完全变成了人间炼狱。我们不讨论所谓路西法效应背后究竟预示着什么,单纯谈谈这个实验带来的伦理问题。这种伦理问题主要来自于实验人员参与到实验过程中的主管问题,还有津巴多在过程中出现的强迫实验进行的倾向,更不用说已经产生的对参与者的伤害,心理上和生理上的。
同样,对于这一次实验的不专业和不严谨也有诸多的批评,很多人认为这个实验并不严谨,更多的人质疑以这样的手段得出的非量化的结果究竟是否正确。不只有一个人回忆说连津巴多本人都陷入了自己监狱长的预设身份中。在电影《斯坦福监狱实验》中,你可以看到津巴多本人面对监狱中的事件的反应,当他说”等一等,看看究竟会发生什么”的时候,我想你也能看得出来,他也受到了这种影响。不过,这种现象是否正说明了这次试验所验证的心理是存在的?人确实会被预设环境影响的,连实验者也不例外。但津巴多本人成为了实验的一部分,这种不合规定的实验方式带来的结果是可以被认同的吗?
而最富争议、引起了大量的实验伦理讨论的,要输小阿尔伯特恐惧实验。这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博士在1920年进行的,作为心理学的行为主义认为人的恐惧本质上是一种后天的学习行为。小阿尔伯特实验本质上是巴甫洛夫实验在人的身上的应用。当这个不满一岁的小孩子表现出天然的对毛茸茸的小动物的好感的时候,华生博士会在他的背后用锤子敲打铁棒,几次试验之后,即使是一张圣诞老人带着胡须的脸也会让小阿尔伯特表现出彻底的恐惧。小阿尔伯特是这个孩子的化名,而这个可怜的孩子受到的唯一的保护也仅限于此。他在五岁那年夭折,没有人知道这次残忍的实验究竟是否给他带来了永久的创伤。毫无疑问,这一次几乎完全没有规矩,但最重要的是它引起的强烈的实验伦理讨论。
当然,小阿尔伯特实验发生在心理学和精神科学研究的蛮荒时期,在二战之后,《纽伦堡法典》的规定下,人体实验的知情同意原则和有利无伤原则必须同样适用于心理实验。但这种规定其实过于含糊了,对于心理学实验这种形式和目标都非常难以控制的学科,其中的“度”会非常难以遵守。
因此之后我们依然出现了斯坦福实验和米尔格拉姆服从实验,于是在1974年,贝尔蒙特报告重新规划了新的伦理原则——即尊重人,仁慈和公正三原则
但…这种规制是有效的吗?其实我们并不知道。对于人心的探索奥秘重重,是否应该做出必要的牺牲呢?——然而,什么样的牺牲才是必要的?反过来想,伦理是否会带来过度的束缚,让心理学的研究变得束手束脚?
让心理学家去权衡和挣扎吧,至少我们可以确定,对实验伦理的矛盾将会贯穿整个心理学的发展历程,这是真理的另一面,它会带来无尽的故事。
这里是混核理论,有关游戏,生命,宇宙,以及一切。如果你想观看本文的视频版,请点击文章最下方的阅读原文。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最新【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 98 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webprojs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