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
2022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古人说:‘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经常讲跳出历史周期率问题,这是关系党千秋伟业的一个重大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兴衰成败。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党始终在思索、一直在探索。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
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这句古语,既论证了党的自我革命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又将之推到了全党、全国、全社会的高度。这句古话出自《吕氏春秋·季春纪·先己》这一篇。《吕氏春秋》是一部中国古人的经典著作。“春秋”有《吕氏春秋》,也有《左氏春秋》,区别很大。“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那是最早的《春秋》。《春秋》有三传,分别是《公羊传》《谷梁传》《左传》,主要是史书,也有经书的成分。《吕氏春秋》不是史书,虽然也含有历史内容,但实际上是一部子书,包含儒家、道家、法家,是秦国宰相吕不韦主持编纂的一部上谈天时、下谈地理、中通人事的总结中国传统文化的书,所以叫《吕氏春秋》。据说,这本书著成之后被放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果谁能改一个字就能得到一千金,所以就有了“一字千金”的成语。《季春纪》指的是《吕氏春秋》把春夏秋冬分成了三个时段,如孟春、仲春、纪春、孟夏、仲夏、纪夏。这句古话就出自《季春纪》里面的一篇名为《先己》的文章。古人认为天时与人事要相匹配,而“先己”就是做任何事情都先从自己开始。
这句古话蕴含的典故,正是商汤王问宰相伊尹。汤王问“欲取天下,若何”,即要得到天下,怎么做?伊尹对“欲取天下,天下不可取”,即天下不是取来的;“可取,身将先取”,即要真正得到天下,不是统治了就拥有了,而是应该先修身。“昔者先圣王,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即古代的圣王只有真正把自己的身体治理好了,才能把天下治理好。“故善响者不于响于声,善影者不于影于形,为天下者不于天下于身”,也就是作出一系列比喻,即善于弄响动的人不是在发出的声音上做文章,比如唱歌要中气充足、声通天地;佝偻的人的影子也是佝偻的,直立的人的影子也是修长的,所以要想影子好看,身体也要挺直;要真正取得天下而不是一个作为对象的天下,就要修身之后给予天下。
我们可以看到,出自《吕氏春秋》的这句古话,实际上既有道家的思想,也有儒家的思想。老子在《道德经》里讲,“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若可托天下。”也就是说,人之所以有身体、有巨大的忧患,正是因为我们有身体。如果没有身体,我们就不会有忧患。所以,珍贵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托付他;爱惜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依靠他了。《大学》里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就是一个修身的体系。到达“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成其身而天下成”了。
我认为,“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这句古话对当今的启示有三:一是体现了以自我革命回答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的实现路径,也就是党要先从党的自身治理开始,强调的是外部监督与内部革命相结合;二是既强调要修身明德,也强调要防止偏颇,二者结合表明党既要自我建设,也要自我防范,进而构成了自我革命的条件;三是强调要尊重历史逻辑,体现文化自信,重在实践可用,肯定了中国文化中“凡事之本,必先治身”的历史逻辑。
二、学者研理于经,可以正天下之是非;征事于史,可以明古今之成败
2022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反复强调,要尊崇历史、研究历史,确立历史思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者研理于经,可以正天下之是非;征事于史,可以明古今之成败。’我反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我们从这段话里面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历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也强调了“经”的作用。
“学者研理于经,可以正天下之是非;征事于史,可以明古今之成败”这句古语的出处是《四库全书总目》中的“子部总序”。《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时期编撰的一部总结中华文化的体量浩大的丛书,在当时来说是集中了天下学者,总编撰是纪昀(纪晓岚)。所谓“四库”,实际上就是“经史子集”。古人的“经”主要是指儒家的十三经,因为中华传统文化既包括道家、兵家、法家等诸子百家,又是以儒家为主体的。所以,《四库全书》中排首位的是“经”。“经”也是常道、价值判断。古人的“史”指的是二十四史。所谓“经史”,实际上指的是古人所强调的天道在历史上的真实演变,特别是以家国天下为内涵的宏观历史进程、历史变迁过程。古人的“子”主要是指诸子百家,即通过领略天道、抒发天性、观察时代,进而形成自己的一套学术体系,如兵家的《孙子兵法》。古人的“集”指的是诗词歌赋,也是人的情感。如果“子”是个人的哲学、学说,“集”就是代表个人情感、经历、遭遇的诗词歌赋。所以我们可以发现,“经史子集”实际上是天道与人的结合,是古人通过这四个视角梳理收纳了古往今来的著作。
“学者研理于经,可以正天下之是非”,指的是一切学习者不仅要研读经书,而且要条理化。“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条理化指的是我们掌握智慧的最终目的是有条理,有始有终就是圣人。所以,研读经书而内在有条理,这样的学者就“可以正天下之是非”,知道世间发生的很多事情的是是非非。比如,我们研读《春秋》,《春秋》里讲陈国的夏征舒杀害了他的国君,楚庄王发兵平定他的暴乱。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因为楚庄王是贤王。可是,孔子却说楚庄王做错了,因为他没有取得周天子同意。今天有人弑君了你去管,不经过周天子,明天就会想随便消灭一个国家,果然后来楚国就开始随便消灭别的国家,造成了一个不好的开端。所以说,研读经书,你就能知道天下之大道,就可以判断是非,这是大智慧与觉悟,也就是读经书的好处。“征事于史,可以明古今之成败”讲的是读史书的好处,那就是“可以明古今之成败”。恩格斯说过,一个不懂历史的人永远是个小孩子。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学习历史的智慧是真正的大智慧,可以看清一件事情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因为我们现在每天都要面对事情,从历史上看都能找到很多的经验教训。如果我们在面对现实时能做到以史为鉴,就可以知道是非成败的原因和关键了。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这句古语既谈了“经”的作用,也谈了“史”的作用,而且“经”“史”合参,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六经皆史”,即《诗》《书》《礼》《乐》《易》《春秋》都可以当作“史”来读,也就是说“经”和“史”一定要结合起来。
我认为,“学者研理于经,可以正天下之是非;征事于史,可以明古今之成败”这句古话对当今的启示有三:一是确立历史思维的重要性,即怎么看自己的历史文化决定了我们当下能不能进步;二是强调历史思维与哲学思维的不可分割,即“经史”的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要结合起来,“经”可以指导我们未来更好地进行实践,而“史”可以提供过去的经验教训,帮助我们解决好当下的问题;三是强调“经史”并重,即“经”为引领、“史”为落点,党员领导干部要形成历史思维,尊重历史,相信历史。
三、统军持势者,将也;制胜败敌者,众也
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统军持势者,将也;制胜败敌者,众也。’战略科学家是科学帅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中的‘关键少数’。当前,全球进入大科学时代,科学研究的复杂性、系统性、协同性显著增强,战略科学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段话强调了人才关系成败生死,而战略科学家格外重要。
“统军持势者,将也;制胜败敌者,众也”这句古语的出处是《武经七书》的《三略》。关于《三略》这本书,历史上有一个故事,那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张良给黄石公穿鞋。晁公武称《三略》这本书是“论用兵机权之妙,严明之决,明妙审决,军可以死易生,国可以存易亡”,这一评价是很高的。“论用兵机权之妙”即用兵的“机”和“权”,“机”是指微妙之机,“权”是指随时权衡;“严明之决”是指治军要严明、决断,“明妙审决”是指明白、微妙地做出决定;“军可以死易生,国可以存易亡”是指运用这部兵书,可以使军队绝地反击,可以使破败的国家生存下来。《三略》这部兵书代表了我国古代兵书体系以及古人的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三略》的这句话,主要是讲我们现在如何在科学领域培养一个帅才。“统军持势者,将也”,是指真正的将领要统一军令、统一指挥部队,而且要善于把持大势,比如《孙子兵法·兵势篇》就有“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的说法。“制胜败敌者,众也”,是指最终两军对垒、制胜破敌要靠部队,要有绝对优势,所以兵法有“十则围之”的说法。之后,《三略》又讲:“故乱将不可使保军,乖众不可使伐人。攻城则不拔,图邑则不废;二者无功,则士力疲弊。士力疲弊,则将孤众悖;以守则不固,以战则奔北。”其中,“故乱将不可使保军,乖众不可使伐人”是指不合格的将军头脑是混乱的,也就不能保证部队的安全,与众人之间不能上下相和,就不可以去讨伐别人。“攻城则不拔,图邑则不废;二者无功,则士力疲弊”是指攻不下城池,占不下市镇,两件事情都无功而返,反而会使军力疲惫不堪。“士力疲弊,则将孤众悖;以守则不固,以战则奔北”是指军力疲惫不堪就会使将领更加孤立,众人也更违背命令,用这样的军队去防守是不稳固的、去作战也会溃逃。这一段古话强调了两个方面的作用,一个是“将”的作用,另一个是“众”的作用。其中,“将”是更重要的,因为“将”是使“众”的人,主要是统率兵马与把持时势。前者是兵法中“计实”的部分,即知己知彼,了解实际的情况;后者是兵法中诡计的部分,即在“计实”的基础上要讲计谋、诡道,让敌人琢磨不透。
我认为,“统军持势者,将也;制胜败敌者,众也”这句古话对当今的启示有三:一是要抓住“关键少数”,强调领头人的作用。如同兵法中讲的一样,不抓住“关键少数”的军队就是乱军、败军,其结果就是亡国。对今天的我们来说,关键的就是由战略科学家牵头的战略设计和战术实施。二是同时与多数之“众”结合,关键看结果,实施靠众人。也就是说,即使将帅有本领、懂计谋战术也不代表胜利,真正落实到最后,决定胜负的是激发众人的积极性,让众人成为共同的实施者。三是在斗争中要善于掌握势,这一要求对于“将”或“众”来说是一样的。我们现在也强调斗争,要善于斗争、敢于斗争,无论是大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世界的整体发展还是小到个人,都要有斗争精神。“势”就是我们所处时代的条件、氛围、格局,古人讲“识时务者为俊杰”,无论是“关键少数”还是大众,都要善于审时度势,做到明势、明理、明事。比如,“与子同袍”“哀兵必胜”就是同仇敌忾的“势”,能够激励大家的士气;“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就是“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的“势”,使我们学到要避开锋芒、趁势取胜。所以说,诸子百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兼收并蓄地学习领会。
四、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
2021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强调:“‘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心不会变。”我们可以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这句古话强调的是“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也就是从历史推向未来。
“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出自《列子·说符》。列子是战国早期的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也叫列御寇。《列子•说符》强调以人道符合天道,我们要想理解“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就要回到原文中,就会有更深刻的启悟了。《列子•说符》讲:“言美则响美,言恶则响恶;身长则影长,身短则影短。名也者,响也;身也者,影也。故曰:慎尔言,将有和之;慎尔行,将有随之,是故圣人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此其所以先知之理也。”“言美则响美,言恶则响恶;身长则影长,身短则影短”,是指如果你尊重别人、说话好听,那么你说出来的话也是美的,对方的回复也会是美的,如果你恶言伤人也会引来别人的谩骂,身高高的人的影子也就更长,身高矮的人的影子也就更短。“名也者,响也;身也者,影也”,是指一个人的“名”就是他的“响”,也就是自己的言行怎么样,大家也就怎么样做出回应,就像身体是影子的来源一样。所以,如果你拥有一个好名声,那么大家也会更好地与你互动,如果你有挺拔的身体,那么影子也就显得好看。“慎尔言,将有和之”,是指一定要谨慎说话,因为有人会回应你。“慎尔行,将有随之”,是指一定要谨慎做事,因为有人会效仿你。“是故圣人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此其所以先知之理也”,是指圣人能够通过从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东西来了解这一个人,能通过看一个人过去的表现来了解这一个人,这也就是所谓的“先知”了。
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这句话,目的是强调“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也就是我们要能够在发展与生活中做到“先知”。《列子•说符》中的这句话也是从《易经》中来的。《易经》可谓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总源头之一。提出“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实际上是列子作为道家哲学的代表,将《易经》实践于生活的结果。一般来说,儒家哲学与道家哲学对《易经》的理解是不同的,比如儒家更关注“人事”,道家更关注“天道”。道家把他们所理解《易经》落实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就得出了很多理论,如老子在政治上讲的“老死不相往来”、“虚其心,实其腹”。“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与《易经》的“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有相通之处,我们回过头来看所有发生的事,都可以理出一个“数往者顺”,而所有即将发生的事又与过去有关系,也就是“知来者逆”。也就是说,我们的未来蕴含着过去,因为未来不会无缘由地生长,所以就有了“屈信相感而利生焉”的规律。
我认为,“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这句古话对当今的启示有三:一是从“已发”见“未发”,从过往看来者,是一种互根的思维判断,有助于提高判断力。也就是说,在观察周围事物时,我们要养成互相为根的思维能力,即所显现的外在表象往往是内在的一面镜子。二是在事物的对立统一中形成认知的思维优势,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在我们的生活中,万事万物既有所对立,也有所统一,而认清事物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统一是我们形成认知的思维优势的关键。在对立统一的基础上,对万事万物产生整体性的把握和判断,代表我们有了更大的智慧,尤其是应用到在百年未有之变局的背景下认识世界与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上。三是强调过去、现在、未来通而为一,不可分割,而国家的发展更是如此。我国自古而来就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我们的文明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被中断的文明,和平的时间总体上大于战乱的时间,所以我们要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做到保护我们的文明,又做到同别人和谐发展。
五、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2021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六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古人说:‘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就是说诚信是结交天下的根本。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着力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中外企业提供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我相信,中国发展将为各国带来更多新机遇,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新动能。”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这句古语出自《管子·枢言》。《管子》这部书写的是管仲的言论与思想。管仲曾经辅佐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称霸天下。在齐桓公之前,齐襄公就想成为天下的盟主,而没有成功是因为他荒淫无道,还欺骗部下。管仲辅佐齐桓公时,齐桓公也很早就提出称霸的想法,可也一直没有机会。后来,齐国和鲁国在柯邑有一个会盟。当时的鲁庄公不愿意去,他的一个谋臣曹沫说,大王您对付齐国的国君,我来对付齐国的臣子。意思就是,利用会盟各做各的事,来实现对齐国的报复。于是在柯邑会盟时,曹沫拿着剑冲到齐桓公身边,挟持了齐桓公,管仲就问曹沫有什么要求。曹沫说,希望齐国归还侵占的土地。管仲就劝齐桓公答应了。回来之后,齐桓公身边的人就说,这是在受逼迫下形成的盟约,是可以反悔的。管仲却劝说齐桓公,这是齐国称霸的绝佳机会,要想联合天下成为霸主,就一定要讲信用,建立起天下人对你的信任。如果我们履行盟约,天下诸侯都会觉得我们是有信用的。最后,齐桓公听从了管仲的意见。由此,齐国不断努力,完成了几代人的梦想,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的霸主之一。
由此可见,诚信确实可以令天下团结在一起。对我国来说也是如此,我们不要称霸,但一定要成为强国,我们希望的是大家一起发展。那么,我们要怎样强起来,怎样令大家信服?《易经·系辞》讲,“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也。”“佑者,助也”,是指保佑是帮助。“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是指老天会帮助顺应天道的人,讲信用的人能够得到别人的帮助。“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指履行信义凝思顺应,且崇尚贤哲。“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也”,是指做到诚信与尚贤,就能得到上天的佑护。
我认为,“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这句古话对当今的启示有三:一是认清信用建立的本质是什么,即为我们确立以“信用为先”而交天下的态度。习近平总书记的引用正是表达了这样一个开放的态度,也就是以诚信为本,既为世界带来更多的机遇,也是为我们自己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机遇。二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信”来表达中华文明的包容与和平。古人通过五伦关系来推演出仁义礼智信,其中就强调对待朋友要讲信用,轻诺必寡信,我们不能轻易答应别人,而答应别人的就要做到。进而,“信”还具有通达四方的包容性与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开阔胸怀,所以天下是一体的,要以诚信为基础。三是强调诚信是从“独体”走向“对待”的第一要义。《大学》里讲的“身心意知”“格物”“致知”“修身”都是针对“独体”的修行方法,而当我们走向外界、对待他人时,必不可少的一课就是要讲“信”。
六、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广大院士要勇攀科学高峰,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努力探索科学前沿,发现和解决新的科学问题,提出新的概念、理论、方法,开辟新的领域和方向,形成新的前沿学派。要攻坚克难、集智攻关,瞄准‘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带领团队作出重大突破。”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这句古语出自《荀子·大略》。荀子是孔子之后的大思想家,今天我们仍然在强调荀子思想的历史价值、现实价值和时代价值。荀子曾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的“祭酒”,提倡百家争鸣。他提出“下可以霸,上可以王”,引申的意思就是国家一定要先有实力、讲信用,进而要讲王道。“王”是三横贯通天、地、人,王道是爱人的,而霸道是指发展自己的实力,所以荀子思想是一种“王霸杂之”的思想,也就是既要有菩萨心肠,还要有霹雳手段,不可偏废。为什么我们开始重视荀子思想?在春秋战国尤其是战国时期,周天子的实际权力已经衰落。在没有办法尊王攘夷的历史背景下,荀子和孟子围绕着共同的理想提出了各自的学说,其中孟子更多地继承了孔子的思想。所以在中国迎来大一统王朝之后,古人开始更多关注孟子的思想。而现在,中国要走向国际化,我们则要关注荀子的思想,领会如何建实功、建实业,真正走向世界。只有我们的言与行都能够顺应“道”,中华民族才能够真正地向前走。所以,荀子思想的时代价值是很高的,当下的中国要有一种新形态来阐述我们的大国文化、天下情怀。“善学者尽其理”的内涵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不仅要学习实际的表面的技艺,更要学习万事万物背后的“理”。无论是礼、乐、射、御、书、数,还是《诗》《书》《礼》《乐》《易》《春秋》,背后都有天理、良知,都是内在造诣在现实中不同领域的表达。所以,“善学者尽其理”就是“学以聚之”,聚在哪里?聚在“理”上,也就是要尽理而学。“善行者究其难”的内涵是,真正善于实践的人有问题意识,能够深入地探究事物的疑难,如同《礼记·中庸》所说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人生也是如此,每个阶段都有其最大的问题,比如15岁最大的问题是立志。
我认为,“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这句古话对当今的启示有三:一是“学”“行”是两条路,各有其法。比如,学习首先要尽理,不能贪图最难的;行为处事则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只要解决了最难、最大的问题,其他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二是学以尽理为贵,行以克难为高。也就是说,在学习理论上要透彻,因为我们是凭自身有限的认知去与外界打交道的,所以不能被认知上的不足所影响;在行为处事上要主动克服解决困难,不能拖泥带水。三是学以时习,也就是在实践中验证。我们不断学习,为的就是在行为、实践上表达,所以要做到学行合一,也就是《礼记·中庸》所说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七、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古人说:‘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导全党以史为镜、以史明志,了解党团结带领人民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和根本成就,认清当代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增强历史自觉,把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贯通起来,在乱云飞渡中把牢正确方向,在风险挑战面前砥砺胆识,激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心和动力,风雨无阻,坚毅前行,开创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伟业。”
“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这句古语出自《鬼谷子·决篇》。鬼谷子是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苏秦、张仪就曾跟着他学习。由此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对典故的引用可谓博采百家、兼收并蓄。虽然鬼谷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多被收录在杂家之中,但其学说是很有道理的,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鬼谷子所说的“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正是成事决断的方法之一。
“度之往事”是指测度、分析事情,讲的是如何作出选择,而我们的人生时刻面临选择。“度之往事”就是在决策时,我们要看到当下的选择与历史的联系。历史上曾经发生的相同事情,其结果如何,能够为我们看待当下事情提供依据,正所谓“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验之来事”是指验证未来的事,也就是用现实来做检验。
“参之平素”则体现了大智慧,“平素”包括事情通常会朝什么方向发展、一般人会怎样思考或看待等等,“素”就是一般性、素来如此的意思,是我们作出判断、决策时所需要的。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引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们要特别注重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的经验教训,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并在即将来临的下一步行动中得到检验。所以,我们在制定决策时,一定要参考党史上的经验,总结得出在现实角度上更符合规律的做法。
我认为,“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这句古话对当今的启示有三:一是往事与历史可以成为一种力量、一种重要的参考资源。也就是说,我们既要总结好历史上的教训,也要体悟历史带给我们的温情。对于历史的温故知新,对我们来讲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历史教育,我们不断总结得出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也就使得往事成为一种力量。所以,我们不要把中华五千年文化看成一个个才子佳人、帝王将相的故事,而是要将之看成中华民族五千年奋斗史。二是要坚持“验之来事”,及时改错。我们要关注事情引发的、决策带来的各种改变、细节,哪怕是一些细小的征兆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孙子兵法》中就讲,如果忽然看到飞起来的鸟,就说明这里有伏兵,也就是说我们要善于检验,因为一切现象的背后都遵循一定的道理。三是要坚持“参之平素”。也就是说,我们只要以事物发展的规律、方向为衡量作出决策,就能够避免很多差错。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最新【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 98 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webprojs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