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动物最根本的区别,据教科书上说是人会制造并使用工具;要是依据人们的直观感受来看,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主要有两条,一是人有羞耻心,晓得穿衣服,二是人有语言,会说话。懂穿衣、会说话,这就使人具有了无上的尊严和优于他物种的本事,从而高视阔步,稳稳地登上万物之灵的宝座。于此可见,能说话的嘴,实在要算得上是人的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就人的人性而言,嘴是重要的,就人的动物性而言,嘴同样是重要的,吃喝要靠它,两性相悦相爱也离不开它。据说古希腊的智者伊索有过这样一句妙语,说世间最善的和最恶的都是舌头,认为教学、说服、训导、祈祷、解释、描写、证明,还有表达尊敬爱慕亲昵都离不开舌头,而一切阴谋的源泉、造谣中伤的开端以及争论的祸首,也非舌头莫属,教唆、撒谎、掩饰、颠倒是非、诽谤、侮辱、咒骂,也都仰仗舌头之所逞。伊索所说的舌头,不过是嘴的代名词罢了,所以,说来说去,伊索之所谓世间最善和最恶之物指的还是人类的嘴。

嘴的功用如此出众,嘴的地位如此重要,嘴的正能量和负能量又都是最大,那么在人的话语里,“嘴”亦必是使用频率极高、构词能力极强的词汇。本篇就来涟水方言里的“嘴”,看看涟水的“嘴”有多么新鲜有趣。

咂_咂吧咂吧_咂组词

婴幼儿往往还没有学说话,就要被训导学习融入“社会”,和周围的人培养亲善友好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有个关键词,叫作“把嘴”。“把嘴”就是在别人的要求、哄混、引诱下,卖乖地把小脸蛋送到对方的嘴跟前,让人亲一亲。“把嘴”是可以量化的,通常说成“把个嘴”。

及至童年,家教逐步登场,主要是从“嘴”上寻找突破口。首先教育儿童不能贪吃。贪吃是官话,方言是“好(发第三声)吃”,好吃又叫“好(发第三声)嘴”和“馋嘴”。为了教育儿童不“好嘴”,家长通常会搬出一句“古人话语”,说是“好吃当龟”,意谓好吃之人长大要当乌龟,但这句话教育效果可能几乎为零,因为儿童根本不理解“乌龟”的含义,认为这是大人在骗人,人是不可能变成动物的。

其实,好吃并不怎么打紧,毕竟吃是第一需求嘛,而“相嘴”就不同了,绝对要在禁绝之列的,因为这涉及人的尊严和品行的养成。所谓相嘴,就是馋痨痨眼巴巴地“围观”别人进食,毫不掩饰地“垂涎”着别人的食品,自己“人设”崩塌也就算了,还要让家长很没脸面。这相嘴实在是非常之不堪,小伙伴也要瞧不起的。

“相嘴”是不行的,“哒嘴”也是不可的,“相嘴”事关品行,“哒嘴”事关品相。所谓“哒嘴”,就是在吃东西的时候,咀嚼不加约束而发出“哒”的声响,让人觉得吃相难看、缺少教养。

咂组词_咂吧咂吧_咂

“哒嘴”的“哒”,也就是掌勺者尝菜时候所惯常发出的那个口部动作“哒”,而这个“哒”就不必顾虑会发出声音了,相反,此时发出声音还会让人觉得是认真负责呢。人们在品酒品菜的时候还会夸张地发出“哒”声,然后称道酒和菜的美味,赞赏厨师或主人的厨艺。有时人们还会说某样菜肴要搁嘴里仔细“哒哒”才能“哒”出滋味来。另外,小孩食欲好,吃饭菜很享受,大人会快慰地描述说:“吃得滋儿哒的。”

“哒嘴”的“哒”,这个字在此有必要再仔细“哒一哒”。在涟水方言概说“公鸡‘得’食”那一篇里,已经介绍过古无舌上音的知识,列出了这条训诂学成果在涟水话里的若干例证。所谓舌上音就是翘舌音,今之舌上音古为舌头音,就是今天的zhi、chi、shi在上古都是d和t,如“蟾”和“澹”、“带”和“滞”、“寿”和“涛”原本都是同声母,现在则有了分化,一部分还保留舌头音,一部分则分化为舌上音。所以涟水话把累赘的“赘”说成“对”,把“啄”说成“得”。根据古音保留的方言现象,我推测今天声母为平舌音z的一些字在古代其声母也是舌头音,如“在”“再”这两个字,在涟水话里有时声母就发成d——

你唱歌唱得太好了,待(再)来一首!

等你下次待(再)来涟水的时候,涟水就通铁路了。

顶那会子待(再)把那盘菜端上来,客人恐怕都要走光了。

他待(再)不好也是你长辈,要担待点。

你敢待(再)说一遍,看我能不能扇你!

你到住(这么)晚子待(在)哪盖的?

你说你把钢笔还给我了,待(在)哪盖呢,怎么没看到?

咂_咂吧咂吧_咂组词

顺着这个思路,我觉得“哒”就是普通话“摸”的“”。,拼音为zā,韵母和“哒”相同,不同在于声母,一为z,一为d,这和“再”和“在”在涟水话里有时转为“待”的情况很相似。最有力的根据是,“”的一个义项直接就是“嘴”,还有个义项是“仔细辨别(滋味)”, “”的释义跟“哒嘴”的“哒”的含义完全对应。

除了吃东西、喝饮料、尝菜肴时会发出“哒嘴”的声音,在表示忧虑、不看好和发表负面评价时也会发出“哒嘴”的声音,如——

“医生,这小狗还有救吗?”医生摇摇头,直拿嘴“哒”。

我问他现在偿还能力怎样,他一言不发,只是不住地“哒嘴”。

除了“哒嘴”, 涟水话里还有个与“哒嘴”同音的“答嘴”,意为应承、同意、允诺,如“这事领导答过嘴了,这项开支应该没问题”“谁答嘴谁负责”等等。有“答嘴一说”,因又有“答嘴就包庄”这句俗语。“包庄”是赌局里的一个术语,意谓由造成责任的偏庄代其他所有偏庄赔付庄家。“答嘴就包庄”形象生动地告诫人们,不可轻易表态,一旦表态,到时候就要承担表态的责任。

和别人在一起吃饭不能 “哒嘴”,而当家里人或一同开伙的人不在的时候,自己也不能偷偷开吃,如果吃了,那就叫“偷嘴”。没得品的人会偷嘴,缺乏训练和管束的家畜也会偷嘴,“老实驴偷麸吃”,说的就是家畜的偷嘴,而这实际上是隐语,暗指貌似老实的人往往会做出非分之事。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最新【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 98 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webprojs_com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