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的繁体字_繁体卢字竹报平安微信头像_繁体卢字怎么写

卢家村的动人传说

▲文/卢文娟

繁体卢字怎么写_卢的繁体字_繁体卢字竹报平安微信头像

卢文娟,扶风绛帐人,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宝鸡市作协理事。曾出版散文集《一莲幽香》。2014年获全国孙犁散文奖三等奖。2017年获全国丝绸之路青年散文大赛铜奖。有散文和小说发表于《华夏散文》《延河》《青海湖》《西安晚报》《宝鸡日报》等杂志刊物。

卢家村,坐落在绛帐镇最南面,南靠渭河,北接绛帐古镇。这里山清水秀,物产丰富。只是历史的车轮淹没了太多,岂不知关于卢家村的来历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

春秋时代齐国的一个领地叫卢邑,在当时历史上很有名气。当时这里由辅佐周武王灭纣的姜子牙封管,爵位为公。因为长期战乱导致生灵涂炭,猛兽出没。人们过着群体的游牧生活,之后他们为了生存必须接饥御寒,同时他们要逃避和抵御各种猛兽,便于保全姓名。在那个时代人们很崇拜图腾,便将百兽之王——老虎作为图腾订礼膜拜。而原始时期,人们造字时,卢字取了虎字的上部,古人用卢的繁体字(廑)。这个繁体字上面部分是虎字头,下面部分是“皿”“皿”表示卢人特制的器皿。 古代卢人经常在卢水流域和卢山地区活动。因为要追逐水草地进行游牧式劳动生产,所以他们迁徙的范围比较大,包括了我国西北、西南甚至中西部地区,可谓流动性强,而影响面宽。直到今日还有许多取名为卢山、卢水、卢河、卢溪、卢沟、卢湾、卢县、卢氏县、卢城、卢园、卢家村、卢龙……之后因姜太公的治理使得这里的民众安康幸福,而卢邑这个地方也从此更加有名气,甚至周边很多国家都效仿他们的做法。之后,卢邑这个部落随着战争逐渐变迁,卢姓人家四处徙居迁移,拓荒耕种,繁衍生息,渐成村落。

随着历史变迁和战争的暴起,卢氏人在我国各个地区都有,如今天的山东,云南等地区也居住着。其中有一个部落的人们带着自己的子孙后代逃到了今天宝鸡东面渭水一带,人们见这里水源较好,水草丰茂,适合居住,便临水而居。加之渭河洪水灾害和动物猛兽的出现,他们依然保持着最早的习惯——将有关虎符的图腾悬挂在住所外面,人们除了悬挂真实的虎皮图腾,并叫来当地的画匠在一些毛毡和牛皮上描画出虎符纹样的图案。到了晚上,在自家门口点燃一堆火,并悬挂上画好的虎符,这样任何灾难和猎兽都不敢靠近。据说本部落里有一个画匠不仅画上了可以辟邪御害的虎符图案,还给虎符周边画上了渭水河畔生长的芦苇,从那之后,渭河边的芦苇像是洒上了圣露,便一年比一年茂盛。大约到解放前后,这里的芦苇便是长势最好的时候,作战期间,人们隐藏在芦苇里,成片的芦苇荡还救了很多人的生命。那些还记着有关虎符传说的人们,不得不想起从前的岁月,虎符保佑了人们,芦苇也保全了人们。此后虎符和芦苇便成了渭河边卢氏人最为尊奉的物件。正好,芦苇的芦通卢氏的卢,似乎冥冥上天指引着卢氏人来到这里安居乐业。这便是生活在渭河边最早的卢氏人。

后来不知过了多少年,一个当官的人发现了渭水西面茂盛的芦苇丛中生长着一棵古柏树。这棵古柏树有三搂粗,十数米高,郁郁葱葱,生命力极其旺盛。古柏旁边有一石碑,这石碑是渭水周边最早来到这里的居民雕铸的。碑顶端镶嵌着一块飞龙砖雕。细细看,上面刻写着密密麻麻的小字,经过考证,这些内容上记载着卢姓人氏最早到渭河一带的详细资料。据后来的史学家考证,这就是最早的卢氏人逃到渭河一带,如何生存繁衍的历史。 而且这些细小的字迹里还隐藏有卢姓的起源历史——“姜氏,齐太公之后,至文公子高,高孙傒,食采于卢,今卢县也,因姓卢氏。秦有博士卢敖,汉有燕王卢绾。”齐太公,就是辅助周武王兴周灭纣的姜子牙,其于大功告成后,被封在齐国,爵位为公,成为后世同宗而不同姓的共同始祖。春秋时氏繁衍于齐国的姜太公后裔中,还有以“卢蒲”两字为姓的一支。此支卢蒲氏传自“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齐桓公。传到后来,也纷纷改了单姓的卢氏,并且以河南省大兴县一带为繁衍中心。此段渊源,《通志氏族略》记载:“卢蒲氏,出自桓公,亦为卢氏,范阳。”

渭河边上卢氏人始终傍水而居,繁衍生息,随着子孙后代的增加,便成了这么一个村落,并起名为卢家村。而在八九十年代,渭河边的芦苇始终郁郁葱葱。那些年老的人们始终没有忘记从前在祖辈手里,还珍藏着有关虎符的图腾,图腾上镌刻着虎式图案,只是后来的我们却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那些曾经忘却的记忆,那些曾遗落在尘埃里的动人传说,至今还在渭河边的黄土地里永世不息。

往期回顾

热搜:

推荐:

上期: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最新【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 98 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webprojs_com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