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赵希斌老师在我社出版了《优秀教师的四项核心素质》、《好懂好用的教育心理学》、《魅力课堂》等著作,因为这几本书的合作,我和他成为了好朋友。
一天,他发给我一篇文章,说是学生的作业,他看了很感动,文章内容如下:
我和哥哥两人无论外表还是性格都迥异。我是乖巧、听话、学习成绩好的“乖乖女”,而哥哥则是调皮、叛逆、冲动、成绩不好的“坏男孩”。但父母从来没有对我偏心,或者拿我和其他“好孩子”做例子批评哥哥。
哥哥从小成绩就不好,因为他不爱学习,老师也不喜欢他,对他不好,他就更讨厌学习,形成了恶性循环。他曾经因为上课说话被老师揪出教室外面罚站,此后每逢这个老师上课,她就会让哥哥站出去,这样站了一个学期。
初三下半学期,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要实行分流,就是对年级的后几十名,尤其是家庭比较困难、不太可能交得上赞助费的学生进行劝说或者逼他们去上职业高中或者技校。有的班主任两三天就给家长打一次电话,请家长来学校,话说得特别难听,让很多父母心生绝望。哥哥按成绩并不属于被分流的,但是看见他的一些朋友受到这样的待遇,就写了检举信,引用了一些法规条例,发动了一二百人在信上签名。厚厚的一叠检举信复印了好几份,放在了班主任、年级主任和政教主任的办公桌上。他成了学校闻名的人物,学校的分流政策也不敢像以前那样大张旗鼓地进行了。
高中的时候因为学校“十一”不放假,他在学校报栏上贴了大字报,还引发了学校一场不大不小的震动,被校长找到办公室谈话,还揪住哥哥留长发的问题请家长过去,结果哥哥当天就剃了个光头以示抗议。
父母从来没有因为哥哥的这些行为打骂过他,从小父母就跟我和哥哥说,好好学习是对的,但成绩没有那么重要,人品才是最重要的。我们从来没有因为成绩不好、不够优秀之类的挨过批评或者挨打,而如果撒谎、自私(比如独占好吃的)、浪费(比如盛了很多饭却吃不完)等等就会受到严厉的批评。
他们经常说哥哥品质很好——哥哥五岁的时候看见妈妈生病了,就主动要求给全家做饭让妈妈休息;看见大街上有城管欺负小贩,就会见义勇为指责那些城管没有同情心;看见哪个邻居要搬的东西太多,他就会很快跑上去帮忙,哪怕小时候自己没什么力气也是这样;他喜欢小动物,邻居有谁家要出去几天,都会把家里的猫狗、花草什么的托付给他;同学因为父母生病而家境不好的,他就带着同学一起吃饭等等。
妈妈经常会跟他讲这些可能他自己都不记得的事,说他是个心眼好的人。爸妈还说他脑子很聪明,成绩不好只是因为不学,要是认真学习肯定成绩也会很好的。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这些话是提醒,提醒哥哥要一直保持自己的优秀品质,也是鼓励,希望哥哥能变得更好。
哥哥和我都进了高中后,很多父母都给孩子找家教,或者让孩子上补习班,爸妈却觉得这些不太靠谱,因为在河南这个高考大省,哥哥基础那么差又不爱学习,顶多也只能读个三本,补习不仅浪费孩子时间也扼杀孩子的自信。哥哥从小喜欢画画并且很有天赋(我们俩小时候暑假经常一起上美术兴趣班,他都是被夸赞的一个,我就表现平平甚至很差了),高一时参加了学校的美术班,经常翘晚自习去画室画画。
哥哥主动向父母提出想走美术这条路。父母犹豫了很久,当时艺考已经逐渐变热,竞争变大,学美术花费也挺大,同时他们还担心孩子学美术长期不学专业课而变得更加散漫。爸妈商量很久最后还是同意了,高二时送哥哥到北京上了美术学校,父母对哥哥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现在我的脑子里还会浮现出哥哥背着特别大的登山包、提着颜料盒上火车时的情景。父母一直教育哥哥做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要有责任感有担当,那时就是我最初感受到哥哥已经成为男子汉的时候。
哥哥本来在小城市挺恃才傲物的,来到北京才发现自己水平挺差的,于是就在学校正常课程之外还报了晚上的特训班。他因为长期熬夜过年回家时还老是流鼻血,把我们心疼得不行,但是他自己什么都不说,告诉我们的都是十几个同学一起去太行山、四川藏区写生时好玩的事。
一年多的在外求学经历,哥哥真的成长了很多,而且画画也进步很多,专业考试拿了很多学校的证,比如中国传媒、浙江传媒等,虽然最后因为文化课成绩不够好而没上这些学校,但这样的成绩已经让很多人跌破眼镜,纷纷夸赞父母教子有方。
我家的院子里有一棵桂花树,刚刚比我高一点,是搬家时爸爸带我种的,现在已经散发淡淡的芬芳。我开学来的那天,我们全家站在小雨中和它一起合影,多么幸福!每种树的生长习性都不一样,只要了解它的特点,给予合适的环境和始终如一的爱,再加以及时的修剪,这棵树一定会茁壮成长,最后必然会“亭亭如盖矣”。
果然精彩!
叛逆、冲动、成绩不好,这样一个外人眼中的“坏男孩”,父母却看到了他身上的珍贵品质:正直、善良、有担当,并且在孩子受到学校压力时给予了无条件的爱和支持,让人忍不住要为这样智慧的父母点赞,叫好!
赵老师告诉我,他在给本科生上“教育心理学”课时,要求学生写作业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作案例,并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加以分析。因为学生在作业中融入了亲身体验,所以他们的作业有情感,有血有肉。
过了一阵子,赵老师又跟我分享了一篇学生的作业“困扰四年之久的一道奥数题”。这个学生在小学四年级时做错了一道奥数题,百思不得其解,当他上初中二年级时,因为眼前偶然的景象忽然顿悟其中的道理。接着,他以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儿童思维发展四阶段理论对自己的这段经历加以分析,真实而生动,更可贵的是相比一般的回忆或叙事,又多了一些教育心理学视角的分析。
这时,我心里萌生了一个想法:能不能把学生的优秀作业汇集起来做成一本书?
我对赵老师说:“能够感动我们的,也一定能够感动其他读者。”赵老师欣然同意。
一年半后,赵老师收集了800多篇学生作业,从中精选了近50个故事,分为“学习方法篇”、“教学方法篇”、“教师德行篇”、“认知规律篇”、“父母之道篇”、“人生发展篇”等六部分。这些案例由点及面,反映了很多心理学的原理和规律,尤其是每个案例故事后赵老师的精到点评和细致分析,让读者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对教育、教学、学生有了更多的理解。
最后,我们在定书名时,卡壳了。这样一本带着回忆、带着情感的书,如果配上一个学术化的书名,可能会让它失去原有的能打动人的温度;如果给它一个文艺范儿的书名,又担心没有表现出它的理性视角。
好不容易想出一个书名,被否,再想,再否……
商量很久,最终我们确定了《听,学生在说:故事里的教育心理学》,因为我们想告诉父母和老师,“听学生所说”、“知学生所想”有多重要:学生闷闷不乐时需要关怀,兴高采烈时需要分享,沮丧难过时需要安慰,脆弱彷徨时需要支持,孤独无助时需要陪伴……可惜,这些重要的时刻往往被我们忽视了。
父母和老师要学会从学生视角看问题,要善于倾听,善于观察,在了解学生及其学习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这也是本书最大的价值所在。
《听,学生在说:故事里的教育心理学》
赵希斌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978-7-5675-3490-2
32.00元
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的教育心理学作业,是他们对自己的中小学学习生活的回忆和记录。他们用学过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和规律分析、反思并评价学习过程中那些人和事,内容涵盖学习动机、学习心理与学习方法、个性与社会性发展、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等,课程教师赵希斌博士对故事进行了精到的点评,深刻揭示了故事中所蕴含着的心理学理论。
关于作者
赵希斌
发展心理学博士,供职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参与多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大项目,研究专长为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和学业质量监测。近十年来就高效教学、教师素质与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学业质量监测等内容开展了近千次的讲座、培训。
已出版《好懂好用的教育心理学:解决学生学习的10个困惑》、《魅力课堂》、《听,学生在说:故事里的教育心理学》、《正本清源教语文:文本的内容分析策略》、《返璞归真教语文:文本的艺术分析》等数本专著。
荐书编辑
任红瑚
策划出版了“教师教育精品译丛”“大夏心理”等图书百余册。
做了近10年的中学教师,喜欢课堂,喜欢学生,原以为会当一辈子“孩子王”,没想到机缘巧合成为教育杂志的编辑,后来又进了出版社,成为一名教育图书编辑。
做教育图书多年后,对心理学产生浓厚兴趣,认为心理学是一门充满魅力的学科,让人成长,智慧,通达。现在,努力学习心理学知识、做教师和父母爱看的教育心理图书成为新的奋斗目标。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最新【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 98 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webprojs_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