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美食•健康•旅游•推广•互动

● ● ●

你们知道吗?央视新闻客户端联合各博物馆推出文博科普产品《文博日历》系列内容已于三月二十一日正式推出,旨在向大家展示各博物馆的奇珍异宝,带大家共同领略文物的魅力。三月三十日,浙江省博物馆的战国越王者旨於睗剑,带着特有的寒光与罕见的读音,出鞘。

央视爸爸特别贴心的标注:

者[zhū]旨[jī]於[yú]睗[shì]剑

让不少人直呼:我是文盲

不过,寿县的小伙伴们,在我们的楚文化博物馆里,也有一把这样的剑,正是我们熟悉的越王者旨于赐剑,要知道,这把剑的主人可不一般。

第一次在博物馆见到它,我读做“越 王者 之于 赐剑”还自以为是的理解为,越国王者叫之与的,赐的剑。听了介绍后,才知道,者旨於睗是个人名,者旨是他的氏,於赐是他的名。这个人正是越王勾践的儿子,越国的第三代君王。

浙江省博物馆的这把剑的拼音再次给我整蒙圈。者之於睗,者之於赐,他们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让我们来从越王勾践说起,勾践是夏禹后裔,越王允常之子,在败给吴王夫差后,历经“卧薪尝胆”,一举灭吴,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也让这一成语也成为励志的典范。

说起勾践的儿子,大家可能有些陌生。他叫鼫与,也叫於赐、鹿郢,而鼫的古音正好是“者之於赐”四个字的急读音。这就说明不管剑上刻的是“者之於赐”,还是“者之於睗”,他们的主人都是同一个人。

《史记》中记载的鼫与,继位后仅6年就去世了。但是他是一名狂热的“手办爱好者”,喜欢收集兵器,在位的短短六年,就命工匠为他精铸了一批批兵器,如今出土的属于他的剑就有九把。古时候的“私人定制”大概从那时起已经开始了,之前考古发掘过的一些青铜剑,青铜戈上,都有“者旨於睗”的铭文。我们楚文化博物馆中的这把剑,应该就是其中之一。

浙江博物馆馆藏的这把剑曾流浪过香港 ,1996年,几经周折荣归故里,回到了浙江省博物馆。同样是1996年,我们楚博的这把宝剑,在寿县西圈(战国早期蔡国贵族墓葬)3号墓葬重见天日,成为楚博的镇馆之宝之一。”

浙博的这把宝剑,剑身中脊及两从由不同成分之青铜嵌铸而成,穿越千年还闪耀着寒光,剑柄根据使用习惯设置铜箍为剑的使用者提供了极好的握持体验,缠上丝质的缠缑[gōu]防止打滑,是2400年前的人体工学设计。

是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把者之於赐剑。

楚博的宝剑,由剑身、剑格、剑柄和剑首四部分组成,剑首呈喇叭状,剑柄上有两道凸箍,用绿松石镶嵌出精美的勾连云纹,在剑格的双面用绿松石镶嵌出极富美感的空心鸟篆八字铭文:“王戊(越)王戊(越)者旨于赐”。不仅反应出当时高超的青铜铸造水平,更体现了蔡越两国的友好关系。

公元前505年,楚国凭借秦国的力量,击败了吴国。蔡国恐怕楚国报复,为求吴国庇佑,于公元前493年蔡昭侯时迁都州来。越王勾践经卧薪尝胆,于公元前473年,后蔡国又与越国交好,一同抗楚。

据了解,越王旨於在位期间,与当时在寿县地区的蔡国君主蔡声侯产属于同一时代的王侯,两人年龄相近,并且共同抵抗楚国。宝剑赠英雄,旨於将在位期间所打造的青铜剑作为信物送于蔡国,最终入葬于蔡国贵族墓葬中,直至千年后重现江湖。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剑的精神与品格,自古令人向往,观赏剑,我们看见匠心,透过剑,我们了解历史。

新闻延长线: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最新【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 98 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webprojs_com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