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由!诲女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过:「由啊!我教导你的你真的懂吗?懂就要说懂,不懂就要说不懂,这样才能真正增长知识。」

这是孔子教诲子路的话,要他诚实面对自己的知和不知。这是子路在《论语》的初登场。

博学多闻_博学多闻什么意思_博学多闻的近义词

「由」是孔子称呼弟子仲由,他姓仲,名由,字子路,《论语》有时称他为「季路」(公冶长26〉、〈先进3〉、〈先进12〉和〈季氏1〉)卞(或作「弁」)人,小孔子九岁《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8〉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19〉)〈仲尼弟子列传20〉说他:「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七十二弟子解8〉则说他:「有勇力才艺,以政事著名。为人果烈而刚直,性鄙而不达于变通,仕卫为大夫,遇蒯聩与其子辄争国,子路遂死辄难。孔子痛之曰:『自吾有由,而恶言不入于耳。』」。两种记载似乎有正反不同的评价。不管怎样,他列名孔门四科中的「政事」(〈先进3〉),在孔庙大成殿中可以看到他的牌位。

「诲」——《说文解字》说是「晓教」;皇侃说是「教」。

「女」——是「汝」,就是「你」。

「诲汝知之乎」的「知」,清朝的俞樾说此字当读成「志」,就是「记住」。戴望也有同样的说法,只是最后的「是知也」,戴望认为当作「智」解。

这句话一般都认为很清楚,没歧义。由于这段出现了六个「知」字,讲快了好像绕口令或是讲相声,很多人几乎是一学就会,但都是口耳之学,日常生活中却很少看到切实实践的人。

《论语》言简意赅,都没提及发生这件事情的时间和来龙去脉。在《荀子.子道》〈5〉、《说苑.杂言》〈25〉和《韩诗外传.卷三》〈31〉中却都把这句话当成孔子初见子路时说的。孔子提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言之要(重点)」,「能之曰能,不能曰不能」是「行之至(目标)」,讲话掌握重点就是「智」,行动达到目标就是「仁」,这样就可以行遍天下。这里还是延续孔门「言行并重」的传统。

博学多闻的近义词_博学多闻什么意思_博学多闻

此外,《荀子.儒效》〈21〉和《韩诗外传.卷五》〈5〉都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当成是「雅儒者」的德行。这些都可以补充本章论述的不完整。

请注意,孔子每次碰到子路都忍不住要幽他一默。他们俩虽为师生,但年龄相近,有着孔门里没人能比的「开玩笑关系」(Joking relationship)这是国外人类学家研究的成果,认为一个社会中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相互开玩笑的,通常能开玩笑的人都是受到社会文化的规约。孔子有时也开自己的玩笑(自嘲)。这些是以往的人都以「严肃模式」来看《论语》所看不到的「孔门悦乐」。

这句话是孔子希望子路能够诚实面对自己的学习,能够分辨「知之」和「不知」,才会在知识上长进。这是从学生的观点来反省的立场。如果改从老师教学的立场来反省,怎样才能让同学分辨「知之」和「不知」也是重要课题。考试的原意就在于确认学生学习后的状况。老师了解到学生的「不知」,就可以下手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学生也会从「不知」而改往「知之」的境界。不过,能根据学生情况而调整的老师固然有,恐怕往往看到学生的「不知」之后,只想到谴责学生不努力的老师居多。学生的「不知」在这种情况下恐怕就更因为畏惧老师的谴责而更加「不知」。当老师后,我听过一句话:「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每每想到这句话,就让我吓出一身冷汗。

子路经过孔子这么教诲之后,并没有彻底根绝这个「不知强说为知」的老毛病。有一次师徒两人讨论一个假设性的问题:如果卫灵公知遇孔子,孔子的施政优先级。孔子就先说了:先要「正名」,子路听完大笑孔子迂腐。孔子就回骂子路「放肆」﹝这就是两人的「开玩笑关系」﹞后,就又说了一句类似的话:「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说白了就是「不懂就不要说,没人把你当哑巴!」然后就将治国的优先级仔细说了一遍,最后又再强调「君子于其言,无所茍而已矣。」这都跟这里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相关的(〈子路3〉)。这样看来,子路真是不如颜渊的「不贰过」(〈雍也3〉),就算有孔子耳提面命,还是积习难改。

那么,如果从反躬自省的角度来看,这个当时以「博学多闻」著称的孔子又有什么「不知」之处呢?

博学多闻什么意思_博学多闻_博学多闻的近义词

细数之下,还真不少。

有人问孔子「禘」这种礼是怎么一回事,孔子说不知道,而且还说,不只他不知道,全天下也没几个人知道(〈八佾11〉)。我好奇的是,他既然不知道,怎么会知道没几个人知道?这他又是怎么知道的?

还有,经常有人要聘用孔子的弟子,所以打听这些弟子是否称得上「仁」。由于「仁」在孔子心目中是高标准,所以他会夸奖弟子的其他才能,可是他却不轻易称许弟子是具有「仁德」。这种「不知」其实蕴含着完全不同却又不方便说出来的价值观(〈公冶长5〉和〈公冶长8 〉),有点像在回答民意测验时回答「不知道」,其实往往不是「真的不知道」,只是不想讲或不方便讲。这种「不知道」很困扰做民意调查的学者。

他也「不知」子路好奇而问过「死」的事,他认为不应该本末倒置,连「生」的事情都还没搞清楚,怎么就想去搞清楚「死」的事(〈先进12〉)。

他还认为自己绝对不是「不知而作」的人,他都是靠多闻从善而得知(〈述而28〉)。

如果有「鄙夫」来请教他,他虽然「不知」,但是他用「叩其两端而竭焉」的方法来「求知」(〈子罕8〉)。

他并不认为「知之」的境界高,他认为还有更高境界的「好之」和「乐之」(〈雍也20〉)。

他喜欢承认的「不知」是他自述中说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19〉)

《论语》的最后一篇,特别编选了孔子说的三种「不能不知的事物」:「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尧曰3〉)些如果学到最后还「不知」,《论语》就白学了。只好重来!

———END———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最新【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 98 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webprojs_com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